《法庭內外》:迷戀網絡游戲誤入歧途
。ㄓ浾 張武平 毛磊 通訊員 常志飛)剛剛年滿20歲的曹某,迷戀上了網絡游戲,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為此還辭去了工作。為了能夠購買到極品裝備與他人一決高下,苦于沒有資金來源的他走上了歧途。 元月27日下午,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曹某盜竊一案。20歲的曹某是濟川街道人,去年7月初,因吸毒被公安部門行政拘留,其后主動交代了此前盜竊的違法行為。他采用鑰匙搗鎖等手段,竊得王某的愛瑪牌腳踏式電動自行車一輛,價值人民幣1232元。后銷贓給某電動車專賣店,銷贓得款人民幣300元。 去年7月初晚上9點多鐘,曹某從朋友家吸食毒品后準備回家,在樓梯口看到一輛電動車,于是便起了賊心。他試著把自己電動車的鑰匙往鎖里一插,然后就開下來了,當時就不由自主的把車子開走了。 第二天早上,曹某和朋友將偷來的電動車以300元的價格處理給了某電動車專賣店。庭審中,公訴人宣讀的一段電動車專賣店負責人的證言,證實了曹某銷贓的違法事實。2011年,曹某中專畢業后,在工廠找了一份穩定工作,但是這期間,他漸漸迷戀上了玩網絡游戲。沒想到這一玩,就玩上癮了,曹某的父母做營銷,經常出差在外,很少照顧到曹某,玩游戲上癮的曹某甚至通宵不歸家,沒多久,就將工作也辭掉了。這樣一來,曹某就天天泡在網吧里,并在網吧結識了一幫社會青年。為了能夠購買到極品裝備與他人一決高下,曹某短短兩年時間里就花費了兩三萬元購買裝備。沒有了收入,這筆錢從哪里來呢?曹某起初問家里人要一點,從朋友處借一點,可時間一長,父母不給他錢玩了,朋友也不借錢給他了,一沖動就做了這種違法的事情。 2013年5月份,在城區一家茶餐廳內,曹某第一次行竊,和一個朋友偷得了一部手機和一個IPAD。然而,這一盜竊案件很快就被公安機關告破。曹某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了15天。曹某并沒有改過自新,依然沉迷網絡游戲,在虛擬的網絡游戲中尋找樂趣。沒過幾個月,再次因為犯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刑滿釋放后,曹某漸漸染上了吸食毒品的惡習。去年7月4日,曹某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5天,審訊期間,曹某主動交代了自己偷盜電動車的犯罪事實。 庭審中,公訴人認為,被告人曹某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4條的規定,構成盜竊罪,依法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單處或者并處罰金。被告人曹某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有劣跡可以酌定從重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拘役一個月至三個月,并處罰金。公訴人希望通過審判,被告人能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性,深刻吸取教訓,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增強守法意識,努力改過自新,通過踏實勞動去獲取財富。 法院將在查明曹某犯罪事實的基礎上,擇日宣判。 【編后】20歲的花季年華,因為迷戀網絡游戲,最終導致鋃鐺入獄,悔時已晚。專家通過調查發現,患有網癮的年輕人中,66.1%的人存有人格障礙,而且他們沉迷網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家庭的關愛,所以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首先父母要和孩子加強溝通,用親情和關愛敲擊回車鍵,讓他們告別過去,迎接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