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燕麗娟 通訊員 申萬鵬)“警官,我的電瓶車壞了,你能幫我聯系一個修車師傅嗎?”“警官,我的手機沒電了,能在你這里充會電嗎?”
在七圩汽渡碼頭散客通道旁,汽渡派出所民警值班室每天都能接到數起至數十起過往車輛及行人的求助。無論事情大小,只要是過往行人有需求,民警們都會熱情接待,用心服務, 因此過往旅客親切地送給他們一個“服務生”的雅號。
今年來,汽渡派出所在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突出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的服務特色,通過開通公眾微型平臺、前移服務窗口、科技管理機動車輛等一系列的便民服務措施,唱響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主旋律,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贊譽。
開通微信公眾平臺 “微警”服務群眾
七圩汽渡是我市聯接大江南北的重要水上通道,也是全市發展經濟的主要運輸保障。汽渡派出所所長葉志平介紹,為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增強警民聯系,更好地便民利民,今年5月,該所在開通了QQ、微博的基礎上,又在市公安機關率先開通微信公眾平臺,服務過往旅客。預防網絡電信詐騙、消防知識宣傳、公安業務知識咨詢、特殊天氣通航信息發布等相關信息每天都有更新。市民只要在微信通訊錄里的公眾號中搜索 “txgaqdpcs87485110” 或 “泰興市公安局汽渡派出所”并關注該公眾號,就可以和汽渡派出所民警直接對話了,也可以舉報違法犯罪線索或利用該平臺發布求助信息等。
今年6月下旬的一天,家住靖江新橋鎮的張老伯因患有老年癡呆癥,離家出走,其家人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汽渡派出所發來求助信息,派出所民警根據老人家屬提供的相關信息, 認真調閱轄區內的視頻監控,終于發現老人上渡船的身影,為家人的尋找指明了方向。今年8月的一天,安徽曹先生因趕時間去常州火車站,搭乘一輛“的士”趕到汽渡碼頭,匆忙上了渡船,渡船到了江心才發現將手機落在了“的士”車上,曹先生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向汽渡派出所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一則尋找手機的求助信息,派出所民警得知后迅速查閱視頻監控,上網查到了那輛“的士”司機的聯系方法,使曹先生丟落的手機物歸原主。后來,曹先生在微信平臺上留言表示感謝,并稱贊汽渡派出所微信平臺架起了又一座警民聯系的橋梁。
服務“窗口”前移 打造群眾“貼心所”
今年以來,汽渡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將“警務室”搬到群眾身邊,為方便服務群眾的同時,提高了群眾的見警率和民警的管事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警務室在提供為過往旅客指路、問路、充電、求助等服務的同時,提高了派出所在接處警、設卡堵截、打擊犯罪中的快速反應能力。今年8月的一天中午,有一群人在過江通道內發生激烈爭吵和群毆,正在路面執勤巡邏的民警立即上前盤查,經了解,原來是兩伙人因信用卡套現分配不均而引發矛盾,民警將其帶所繼續盤問。經查,該團伙是經偵部門正在追緝的一起重特大信用卡詐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加強科技防范 當好旅客的 “保管員”
蘇南、蘇北隔江相望,蘇南工業發達,職工薪酬較高,蔣華、七圩、新市等地的不少居民過著“雙城生活”,他們生活在泰興,工作在常州,每天一早從家騎車到江邊,然后渡江到常州上班,晚上從對岸乘船返回,再騎車回家。成百輛的職工車輛無序的停放,除嚴重影響了碼頭的交通秩序外,每天上下班的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錯騎、碰撞引起的賠償矛盾糾紛時有發生。今年5月,汽渡派出所會同七圩汽渡在過江通道的道口附近專門設置車輛停放處,使車輛有序停放。為保證車輛不發生錯騎、失竊,派出所還在停車位附近安裝監控攝像頭,從根本上改善七圩汽渡的治安環境,增強群眾的安全感。記者見到家住七圩村的老張時,他深情地說:“現在好了,有了專門的停車地方,還有監控幫忙,看著都讓我們放心,我們對汽渡派出所很滿意。”
去年是汽渡派出所建所20周年。20多年來,汽渡派出所雖然很少有像其它派出所那樣轟轟烈烈地緝捕罪犯的壯舉,但全所干警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心中有群眾,行動為群眾, 一心一意服務于群眾。“服務二十載,碼頭展風采,服務過往客,收獲于民聲。”這正是汽渡派出所民警的真實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