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婧 樊崢)身份證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物件。近年來,由于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所發生的各種詐騙案件逐年上升。日前,一位市民就因此上當,被騙金額達5萬元。
11月13日下午5點多,燕頭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內的一家銀行打來的報警電話,銀行的工作人員說看到一位女士邊匯款邊接電話,感到很是懷疑。
原來,這名女子在柜員機前的緊張神情引起銀行巡查人員的注意,他們懷疑女子遭遇了詐騙。但是她一直不讓工作人員靠近,無奈之下,銀行工作人員只好打110報警。
燕頭派出所民警李建青把她帶到派出所核查身份,通過思想教育轉化,她才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民警。原來,當天下午,這名姓陳的市民在家中的固定電話上接到一個聲稱是廣州警方的來電,對方說陳女士涉嫌一起廣州的特大詐騙案,詐騙金額達230多萬元。在取得陳女士的手機號碼之后,對方就一直與陳女士保持手機通話,說是根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已經把二十多萬元的零頭給了陳女士,要求陳女士把收到的二十幾萬塊錢交給他們協助調查。對方還給陳女士發來了一份所謂的協查通知書和逮捕決定書,上面清楚無誤地寫著陳女士的身份信息,并威嚇陳女士說:“要么你現在就來廣州,我們將執行逮捕進行調查;要么你現在就把錢匯給我們并配合調查。如果不聽,將把所有的銀行賬戶、寬帶、手機全部凍結。”
在對方的一步步恐嚇引導之下,剛開始還有點懷疑的陳女士相信了騙子的話。隨后,陳女士便趕到附近的銀行轉賬。當銀行工作人員發現時,陳女士已經向對方賬號轉了5萬元。
其實,遇到這樣的騙局,只要仔細琢磨,就會發現漏洞很多。市公安局燕頭派出所民警 嚴濤介紹,公安機關如果開展跨區域協作的話,應該通知本地公安機關,由本地公安機關去轉達。警方還提醒,市民辦理業務向外界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的時候,一定要標注復印件使用的時間和具體內容,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