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耿鳳 特約記者 顧根榮 黃新麗)“交警同志,你們辛苦了。從出事到案發只有3天,對于我們來說是漫長痛苦的,但你們破案是神速的,謝謝你們!”日前,新街鎮村民李新發向市交巡警大隊送來一份感謝信,信中字里行間流露出受害者家屬對事故偵辦民警的濃濃感激之情。
6月15日晚8時17分,市公安交巡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接到110指令:在黃橋鎮劉陳社區東,有人被撞躺在地上,傷勢嚴重。
警情就是命令。值班民警立即趕赴現場,救助傷者勘查現場,發現現場遺留有車輛塑料碎片和2公里外丟棄河坎上的一輛變形自行車。這是一起肇事逃逸案,值班民警立即電話報告,事故處理中隊中隊長吳建文及大隊分管負責人相繼趕赴現場勘查。晚上9時,“6.15”交通肇事逃逸專案組迅速成立,由大隊長陳今文參加的案情分析會正在緊急進行。
案件發生在晚上、視線不良,唯恐拉下什么,勘查組再次復核現場,連夜對現場遺留的碎片進行整理,補充。“帶回來的殘片,既沒有車體的標識、又難以辨別哪個部位,沖其量只是幾片塑料渣,需要技術人員再進一步確認。”偵辦民警鮑武擔心地說。走訪組民警劉建軍說:“只要有一個人看到,我們也要爭取把他找出來。”
受害者為附近服裝廠職工下班途中遭遇車禍,年僅35歲。由于是晚上,光線較暗,遠離鎮區,行人較少。他們一天下來,尋訪沿途村組12處,僅有一民村民聽到碰撞聲,發現是一輛黑色疑是SUV的轎車,但沒有來得及看到車牌。
6月17日上午8時,正值壯年的35歲的傷者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肇事逃逸者對生命的熟視無睹強烈地刺痛著交警們的心……
10時,大隊再次召開碰頭會:事故現場周圍各路口張貼協查通告138處,懸賞征集有價值的線索和目擊證人,另走訪群眾156人;排查車輛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錄像中發現了肇事嫌疑車輛,但由于車速過快,車輛號牌無法識別,車型系SUV轎車,但不確認具體型號,幾個修理廠技術員認為大約是長城哈佛或者東風本田系列,至于究竟是哪一種但不肯定。
下午12時,偵辦民警來到長城汽車泰州總經銷店,“這是車輛觀后鏡的散落物,應該是我們長城汽車系列。”泰州汽車城長城牌轎車王姓工程師告訴民警,“沒錯,是2013年全新款哈佛H5系列,它與H3款只有1厘米之差,容易混淆,不是我們長城汽車的專業技術人員,一般人難以區別。”
排查范圍進一步縮小。懷著對死者的惋惜,對肇事逃逸駕駛人的憎恨和憤慨,新一輪走訪開始了,中隊長吳建文帶頭“找車、找人”,確保每輛車都要“見人見車見底”,不抓到逃逸者誓不罷休。
電話一個一個的接通,車輛一輛一輛的過堂,嫌疑人一位一位地排除,肇事車輛浮出水面,車輛行蹤盡在民警掌控之中……6月19日上午,當民警出現在南京棲霞區堯化門某汽修廠許某面前時,許某攤坐在那輛黑色的哈佛H5轎車上:“沒想到你們來得這么快,我……認罪。”偵辦民警發現,該車輛已維修大半,被碰撞的前端汽車中網和左邊觀后鏡剛換好,如果晚來一個小時所有的痕跡就沒有了。
經過調查,案發當晚8時許,一直在南京做生意的許某回泰興老家辦事,晚上回去的途中,撞傷了李某,總以為是晚上的鄉村道路,沒什么人看見,就一踩油門溜之大吉,慌亂之中,那輛受害者的自行車被死死卡在了車輛底盤上,拖行了兩公里之遠,最后掉落在逃逸道路的河坎上。他尋思著警察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肇事車會放到南京來修,附近也沒什么監控設備,沒想到警察這么快就找上門。
當涉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的犯罪嫌疑人許某被刑事拘留,羈押在市看守所時,7月4日又一捷報傳來,1月1日發生在江平公路張橋鎮湯莊村地段、5月18日發生在如泰線138KM+200M地段的兩起交通肇事逃逸,經過偵辦民警的不懈努力,也順利告破。
一個月速破3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成功抓獲違法嫌疑人3名,有力地震懾了交通違法犯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