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鑫森 常志飛)“沒想到趕個集場,不但解開了心里的疙瘩,還學到了法律!”72歲的陳老爹感慨地說。
連日來,市法院緊緊抓住農村傳統集場氛圍濃、群眾密集、參與度高的有利時機,組織精干力量,利用午休2小時、下班1小時、放假一整天,趕赴集場,深入群眾,見縫插針地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咨詢活動,發放宣傳資料近千余份,解答關于贍養糾紛、土地使用權、交通肇事、征地補償款分配、拖欠工資等法律咨詢100人次,為人民群眾送去法律“快餐”。
“朋友借錢不還怎么辦?兒子女兒不肯養老怎么辦?打電話說你有法院傳票怎么辦?到這里來,法官告訴你怎么辦!”近日,隨著一聲聲吆喝,宣傳點很快圍滿了人。來趕集的陳老爹因為土地使用的問題,和鄰居鬧了十幾年的別扭,準備老死不相往來了,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坐到了河失法庭庭長戴愛明的面前,咨詢土地使用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短短10分鐘,陳老爹笑呵呵地走了,逢人便夸:“原來法律沒那么玄乎,法官說的話,我70歲的老頭子也聽得懂,十幾年的心結今天一下子就解開了,我這就回去找我兄弟賠禮去!”
據了解,該院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不斷增強法官干警的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法院的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