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立法
2013-07-18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據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消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就《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公布《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長江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2010年,三峽水庫首次成功蓄水至175米,標志著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通航、補水等各項功能均達到設計要求,綜合效益開始全部發揮。2012年7月,三峽電站左岸電廠、右岸電廠、地下電廠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雙線五級船閘年過閘運輸噸位超過一億噸。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以下簡稱三峽樞紐)的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華東、華中、華南的用電以及下游防洪區域一千五百多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世界各國均將大壩作為重要的安保目標。美國在911事件發生后的第二年就制定了《大壩安全和保安法》,進一步加強了大壩安全保衛。近年來,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和三峽集團公司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衛制度和措施,對保衛三峽樞紐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三峽樞紐安全保衛立法奠定了實踐基礎。隨著三峽樞紐投入全面運營,其安全保衛任務更加突出,安全保衛立法的條件也更加成熟。 為了加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工作,維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安全和秩序,國務院法制辦會同湖北省人民政府等有關方面,充分聽取了中央有關部門、三峽集團公司等單位和長江流域各省級人民政府以及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保一線有關方面的意見,并對國外的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法規和國內民航、鐵路、軍事設施等多個領域安全保衛規范進行了比較研究。在此基礎上經過反復研究、協調、修改,形成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為了進一步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征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現就公開征求意見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安全保衛的范圍 劃定三峽樞紐的安全保衛范圍是實施安保措施的前提和基礎。征求意見稿規定:國家設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三峽樞紐實施保護(第二條)。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范圍包括三峽樞紐及其周邊特定區域,分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空域安全保衛區;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實行分區安全保衛制度,具體范圍的劃定和調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并公布;空域安全保衛區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上空的低空空域(第三條)。 考慮到葛洲壩的安全運行與三峽樞紐的安全和綜合效益的發揮存在密切的關聯,但其安全保衛制度與三峽樞紐又存在較大差別,征求意見稿沒有直接將葛洲壩的安全保衛納入本條例進行規范,而在附則中授權湖北省人民政府參照本條例制定專門的安全保衛規定(第三十九條)。 (二)關于安全保衛工作的原則和管理體制 征求意見稿結合實踐中的有效做法,確立了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的原則: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專門機關管理與人民群眾參與相結合、安全保衛與經濟社會發展并重的原則(第四條)。 同時,對管理體制作了原則規定:國家統一領導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國務院公安、交通運輸、水行政等部門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分工負責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有關工作。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實行屬地管理(第五條)。 此外,在第五章中對安全保衛有關責任主體的具體職責作了明確。 (三)關于分區安全保衛措施 按照加強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措施與保障周邊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相互平衡的原則,征求意見稿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規定了三峽樞紐陸域、水域、空域的安全保衛措施,并注意了不同區域間保衛制度的銜接、協調,以及安保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將陸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限制區、控制區和核心區,將水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管制區、通航區、禁航區,并確立了有針對性、有區別的安全保衛措施。陸域、水域的安全保衛措施主要有:1.根據不同區域的安全等級,采取不同的出入管制和檢查措施(第九條至第十一條,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2.明確了在陸域安全保衛區活動的車輛和人員、在水域安全保衛區活動的船舶和人員應當遵守的各項規定(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3.明確了安全保衛區內危險物品運輸的特殊規定(第十三條、第二十一條)。4.規定了對非法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域的車輛、船舶和人員的處置措施(第十五條、第二十條)。 鑒于我國目前已有較為完備的空域管理法律法規,征求意見稿將空域安全保衛限定于低空空域,重點作了三項規定:一是航空器應按照批準的計劃飛行(第二十二條)。二是禁止進行風箏、孔明燈、熱氣球、飛艇、動力傘、滑翔傘、三角翼、無人機、輕型直升機、航模等升放或者飛行活動(第二十三條)。三是加強對空域安全的動態監控,發現違反規定的升放或者飛行活動應當及時協調有關部門查明情況并依法處置(第二十四條)。 (四)關于安全保衛職責 征求意見稿針對三峽樞紐的特殊性和安全保衛工作的重點,在以下九個方面明確了各責任主體在相關安全保衛領域的具體職責: 1.明確了從中央、湖北省、宜昌市到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的四級安保工作協調機制牽頭責任主體和重點職責(第二十五條)。 2.明確了宜昌市人民政府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在確立治安聯防制度、加強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及其周邊地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方面的職責(第二十六條)。 3.明確了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三峽樞紐周邊的村委會、居委會、企事業單位的安全宣傳教育職責(第二十七條)。 4.明確了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在內部治安保衛、安全運行監測、重要崗位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職責,以及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的監督檢查職責(第二十八條)。 5.明確了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在建立消防安全制度、配備消防設施器材等方面的職責,以及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加強消防隊伍建設的職責(第二十九條)。 6.明確了三峽樞紐游覽項目審批管理程序以及有關責任主體的管理職責(第三十條)。 7.明確了長江流域各港口碼頭以及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的相關安全保衛職責,強化了碼頭和船舶管理責任人的安全責任制,從源頭上預防威脅三峽樞紐的安全隱患(第三十一條)。 8.明確了三峽通航管理機構在過閘船舶安全檢查、航運調度指揮方面的職責(第三十二條)。 9.明確了三峽樞紐突發事件應對制度和有關部門的職責(第三十三條)。 此外,征求意見稿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并注意了與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有效銜接。 二、關于提出意見的方式 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在2013年8月16日前,通過以下方式提出意見: (一)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郵政編碼:100035),并請在信封上注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征求意見”字樣。 (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 sxab@chinalaw.gov.cn。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2013年7月17日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工作,維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安全和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家設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以下簡稱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三峽樞紐實施保護。 第三條 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范圍包括三峽樞紐及其周邊特定區域,分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空域安全保衛區。 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實行分區安全保衛制度,具體范圍的劃定和調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并公布。 空域安全保衛區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上空的低空空域。 第四條 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專門機關管理與人民群眾參與相結合、安全保衛與經濟社會發展并重的原則。 第五條 國家統一領導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國務院公安、交通運輸、水行政等部門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分工負責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有關工作。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實行屬地管理。 第六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危害三峽樞紐的安全,發現危害三峽樞紐安全的行為和隱患應當立即報告。 對保護三峽樞紐安全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七條 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所需經費,由有關人民政府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和規定的經費負擔體制予以保障。 第二章 陸域安全保衛 第八條 陸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限制區、控制區、核心區。各區的周邊界線應當設置實物屏障或者警示標志,各區的出入口和重點部位應當配備警戒崗哨或者技術防范設施。 第九條 限制區是限制無關車輛接近三峽樞紐的區域。車輛憑限制區通行證方可進入限制區。 人員可以徒步進出限制區。但是,根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的需要,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可以臨時限制人員通行。 第十條 控制區是限制無關車輛和人員接近三峽樞紐,并在緊急情況時提供有效緩沖和防護的區域。車輛和人員憑控制區通行證并按規定接受安全檢查方可進入控制區。 第十一條 核心區是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區域。核心區實施下列安全保衛措施: (一)出入口和重點部位由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設置崗哨,車輛、人員憑核心區通行證、接受安全檢查并確認資格身份方可通行; (二)物資憑有效的物資轉場、外運、內運申請單通行,必要時在出入口對所有通行物資進行危險物品檢測; (三)配備覆蓋全區的視頻監控等技術防范設施,實施全天候安全巡查。 第十二條 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車輛、人員的通行證件,由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核發和管理,并報公安機關備案。 第十三條 嚴禁非法攜帶槍支、彈藥、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或者非法運輸危險物品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 因施工作業等需要運輸危險物品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應當經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同意,并依法報公安機關批準。 第十四條 在陸域安全保衛區活動的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超越通行證限定的范圍活動; (二)通過設有禁止通行標志的區域; (三)攀爬、鉆越、移動、損毀實物屏障或者警示標志; (四)擾亂管理秩序和危害設施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十五條 未持有效的通行證件或者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車輛、人員,禁止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安全保衛人員對非法進入或者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車輛、人員,應當立即制止;對不服從管理的,應當立即依法予以控制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第三章 水域安全保衛 第十六條 水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管制區、通航區、禁航區。各區的周邊界線應當設置警示標志,配備警戒崗哨或者技術防范設施。 第十七條 管制區是對擬通過三峽樞紐通航建筑物(以下稱過閘)的船舶進行安全檢查、防止未經批準通過的船舶接近三峽樞紐的緩沖水域。進入管制區的船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過閘船舶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提前向三峽通航管理機構報告; (二)不得運輸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規定禁止過閘的危險物品;運輸其他危險物品過閘的,應當向三峽通航管理機構申報,不得偽報、瞞報; (三)不得進行容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檢修作業; (四)不得在集泊期間上下除本船船員以外的其他人員或者裝卸物品; (五)不得搶航、追越或者有其他擾亂水上交通秩序的行為。 第十八條 通航區是由三峽通航管理機構統一指揮調度過閘船舶進出引航道和通航建筑物的特定區域。 船舶應當按照調度指令有序進出引航道和通航建筑物,不得在通航區內擅自停泊,不得搶航、追越或者有其他擾亂水上交通秩序的行為。過閘期間船員、乘客不得擅自離開本船,不得攀爬通航建筑物。 第十九條 禁航區是禁止船舶和人員進入的水域。除公務執法船舶以及持有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簽發的作業任務書和三峽通航管理機構簽發的施工作業許可證的船舶外,任何船舶和人員不得進入禁航區。 禁航區應當設置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崗哨和水上、水下技術防范設施。 第二十條 對因機械故障等原因失去控制有可能進入水域安全保衛區的船舶,三峽通航管理機構應當立即采取措施使其遠離。 對違反規定進入管制區、通航區的船舶,公安機關、三峽通航管理機構應當立即制止并將其帶離。 對違反規定進入禁航區的船舶,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執勤人員應當立即進行攔截并責令駛離;對拒絕駛離的,應當立即依法予以控制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第二十一條 運輸危險物品過閘的船舶,應當按照規定的方式、時間過閘,不得與客運船舶同一閘次通過,除核定船員和押運人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隨船。 第四章 空域安全保衛 第二十二條 在空域安全保衛區飛行的航空器,應當嚴格按照飛行管制部門批準的計劃飛行。 第二十三條 禁止在空域安全保衛區進行風箏、孔明燈、熱氣球、飛艇、動力傘、滑翔傘、三角翼、無人機、輕型直升機、航模等升放或者飛行活動。 第二十四條 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加強對空域安全保衛區安全情況的動態監控,發現違反三峽樞紐空域安全保衛規定的升放或者飛行活動,應當立即協調有關部門查明情況,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 第五章 安全保衛職責 第二十五條 國務院確定的機構負責溝通協調和研究解決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湖北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建立由長江流域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指揮系統,制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方案,并做好信息溝通和匯總研判工作。 宜昌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建立由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三峽通航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等組成的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指揮平臺,統一管理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 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應當加強與三峽安全保衛區內其他機構、單位的溝通協調并依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業務指導,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內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先期處置。 第二十六條 宜昌市人民政府應當會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加強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及其周邊地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落實治安聯防制度,維護社會秩序,防范針對三峽樞紐的破壞活動。 第二十七條 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三峽樞紐周邊地區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 第二十八條 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是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依法落實治安保衛重點單位職責,建立安全運行監測體系;對重要部位、特種設備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重點排查梳理,加強對重要崗位工作人員的背景審查及其身份核對。 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對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依法履行上述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正。 第二十九條 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依法落實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職責,配備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 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應當針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加強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建設,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第三十條 在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范圍內設立或者調整游覽項目,應當由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制定游覽項目實施方案,報湖北省人民政府審批。湖北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設立或者調整的游覽項目進行安全風險評估。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游覽項目實施方案組織游覽活動,不得擅自擴大范圍、增設游覽項目。 根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生產運行、防汛抗旱、水資源調度等需要,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可以會同有關部門控制進入游覽區域的游客人數、暫停部分或者全部游覽項目,并將相關信息及時予以公布。 第三十一條 長江流域各港口、碼頭應當建立由經營管理單位法定代表人負責的安全保衛制度,消除擬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的安全隱患。 擬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應當建立由船舶所有人、經營人負責的安全保衛制度,依法對船員、乘客和貨物進行安全檢查和登記。 第三十二條 三峽通航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制定的三峽樞紐通航安全管理規定,對擬過閘的船舶進行安全檢查、航運調度指揮。 第三十三條 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制定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組織培訓應急救援專業力量,定期開展聯合演練。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對單位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非法運輸危險物品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擾亂陸域安全保衛區管理秩序或者危害設施安全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非法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人員非法進入禁航區的; (五)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非法進行升放活動的。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交通運輸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對單位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處2000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非法進入管制區、通航區,或者進入后不服從管理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非法運輸危險物品過閘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導致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存在安全隱患的。 第三十六條 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部門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不依法履行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涉及三峽樞紐水庫大壩安全、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內河交通安全管理、電力設施保護等事項,本條例未作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 葛洲壩水利樞紐的安全保衛規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參照本條例制定。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相關報道:我國擬在長江三峽水利樞紐設立空域安全保衛 孔明燈將禁放 新華網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劉奕湛)國務院法制辦17日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公布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規定,禁止在三峽樞紐空域安全保衛區進行風箏、孔明燈、熱氣球、飛艇、動力傘、滑翔傘、三角翼、無人機、輕型直升機、航模等升放或者飛行活動。 按照加強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措施與保障周邊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相互平衡的原則,征求意見稿分別規定了三峽樞紐陸域、水域、空域的安全保衛措施。 征求意見稿規定,將陸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限制區、控制區和核心區,將水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管制區、通航區、禁航區,并確立了有針對性、有區別的安全保衛措施。陸域、水域的安全保衛措施主要有:根據不同區域的安全等級,采取不同的出入管制和檢查措施;明確了在陸域安全保衛區活動的車輛和人員、在水域安全保衛區活動的船舶和人員應當遵守的各項規定;明確了安全保衛區內危險物品運輸的特殊規定;規定了對非法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域的車輛、船舶和人員的處置措施。 征求意見稿將空域安全保衛限定于低空空域,規定航空器應按照批準的計劃飛行;加強對空域安全的動態監控,發現違反規定的升放或者飛行活動應當及時協調有關部門查明情況并依法處置。 另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違法行為,征求意見稿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通過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以信函和電子郵件sxab@chinalaw.gov.cn等方式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據悉,長江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2010年,三峽水庫首次成功蓄水至175米,標志著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通航、補水等各項功能均達到設計要求,綜合效益開始全部發揮。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華東、華中、華南的用電以及下游防洪區域一千五百多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秀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