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術的尖兵——記全省刑偵系統崗位練兵標兵周佩華
隨著科技的發展,偵查破案工作越來越離不開刑事技術,對刑事技術的依賴越來越重,往往技術人員的一句話左右整個案件偵查的成敗。這是一個既能一案成名,也能一案敗名業務,它需要嚴謹、細致、認真、踏實的作風,也需要超人的膽量、勇氣和權威。泰興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員周佩華鉆研的就是刑事技術,他先后參與并破獲多起有影響的重特大案件
愛崗敬業,不怕苦,不怕累,幾年來,周佩華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 周佩華是2001年參加的公安工作,被分配在刑警大隊技術中隊從事刑事技術工作,他的主要任務是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工作。工作帶有很強的被動性,為了變被動為主動,為案件偵查工作盡可能地爭取時間,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不管晴天還是雨天,他總是一接到命令,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帶著勘查工具出現在現場,幾年如一日,毫無怨言,以至于他養成一種習慣,上班早半個小時,下班遲半個小時,隨時準備出警。如果遇到系列性案件,往往是一天十幾個現場,他常常是勘查完一個現場,隨后又出現了另一個現場,從來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始終都是毫不懈怠,認真負責地勘查每一個現場,全力搜尋犯罪嫌疑人可以留下的每一個蛛絲馬跡。
作風踏實,全面、細致、認真、周佩華不會放過現場上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與眾不同的臉。現場,就是案件的“臉”。周佩華就是擅長為案件看“臉”的人。 無論是自然現場還是偽造現場,甚至是遭破壞的現場都會留下一定的犯罪痕跡,現場是獲取案件信息的寶庫,離開現場,任何痕跡提取,現場分析,串并案件均無從談起,現場是一切偵察活動的所依所據,是基礎,正是基于對現場重要性的認識,他在中隊領導的支持下,堅持雙人勘查、互為補位、相互印證,對重要留痕部位的處理慎之又慎。
勇于探索,善于鉆研,面對日益復雜的現場,周佩華積極應對,勇于創新 2002年到2003年上半年,泰興城區發生40余起技術性開鎖案件,市民自認為牢不可破的全封閉防盜門也成了擺設,引起了不小的惶恐。周佩華初次碰到這類手段,也很頭疼,他便查詢廠家,廠方也莫名其妙,更被此類投訴搞得澆頭爛額。他查資料、拜同行、訪鎖匠,反復研究,實地試驗,成功歸納得出四種技術性開鎖的手段。經過中隊領導的精心組織,極力推動,時間不長就成功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通過痕跡比對,一舉掃清了泰興城區的此類案件,同時,通過網上串并,還帶破一大批外省市同類案件。 幾年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周佩華先后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獎勵,先后被泰州市公安局評為“全市刑偵系統崗位練兵能手”稱號,被省公安廳授予“全省刑偵系統崗位練兵標兵”稱號,并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 (陸裕順 葉 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