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和諧惠民生
2013-02-26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記者 王歡 通訊員 戴海波)今年以來,市司法局秉承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理念,以效率為支撐,將品牌建設作為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效手段,在2012年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顯實效,人民調解順民意,社區矯正促穩定等等,為構建和諧社會和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堅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內化于心,有效提升司法行政形象 “我局陸續開展讀書征文比賽、進村入企調研、廉政執法教育培訓等活動,通過學習教育、討論交流、剖析查找、典型引領、目標激勵的方式,提升在職人員的踐行核心價值觀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規范執法能力。”市司法局局長惠星介紹,該局圍繞加強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以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為載體,旨在建設一支過硬的“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司法行政隊伍。
為優化司法行政隊伍窗口形象,爭當全省司法行政排頭兵,該局建立亮績、評績、比績、核績的“四績”激勵機制,樹榜樣、評先進。2012年,市法律援助中心追索勞動報酬案例被省司法廳評為“江蘇省法律援助十大優秀案例”;濟川街道司法所長莫輝生被省司法廳表彰為“江蘇省人民調解能手”,原濱江司法所所長張紅星榮獲“全國司法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濟川街道司法所被省司法廳表彰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被泰州市表彰為“百佳基層站所”;濟川街道、濱江、分界司法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市“四十佳優秀基層站所”;市法律服務所被省司法廳表彰為“全省‘雙促雙助’法律服務活動先進集體”等,一批批優秀人才、一個個精英團體紛紛涌現。
社會管理,全面筑牢基層維穩體系
當前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多元化趨勢,復雜矛盾呈上升態勢,而人民調解以便民、親民、利民的方式,及時有效梳理社會矛盾,及時調處糾紛,在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我局加大開展‘規范化調處中心’的創建力度,著重加強交通事故、消協、勞資糾紛等專業調委會建設,健全村、企事業單位調委會,完善全市調解組織網絡體系,有效預防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惠星表示,截止去年12月底,全市各級各類調解機構共接待群眾4951批次;組織鄉鎮以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330次;受理糾紛3007件,調解成功2863件,成功率 97.2 %;防止矛盾糾紛激化119件。其中市調處中心接待群眾來訪、咨詢212批次;組織全市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14次;受理糾紛24件,調解成功24件,成功率達100 %。
2012年3月,市社區矯正管理教育服務中心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自中心組建以來,先后組織了33名未成年矯正對象、42名重點矯正對象進行集中教育,對11名矯正對象開展心理矯治。“為做好社區矯正特殊人群管理,使社區矯正工作取得最佳效果,把更多的社區矯正對象由罪犯轉變為社會人,”惠星說,2012年,該局更加注重推進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努力打造社區矯正工作管理、教育、服務平臺,注重在管理方法、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上創新,做好社區服刑人員監管、教育和幫扶工作。 服務民生,切實加強司法行政職能
去年以來,市司法局加強典型培植,加大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力度。除不斷完善擴大城區銀杏法治文化公園、法治文化一條街以及南街社區法治文化長廊功能,鞏固升級現有普法網站、農家書屋法律圖書角、城區戶外各類電子顯示屏等法治文化陣地外,還積極與有關鄉鎮(街道)、機關部門(單位)對接,著力培植建設不同規模、不同特色的法治文化示范點。開通以“弘揚法治·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流動服務班車,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知識競賽、故事宣講、漫畫巡展等形式,推動基層法治文化有序、深層次發展,營造了全社會敬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快樂暑假·法伴成長’留守兒童法制驛站”、“青少年模擬法庭巡演”、“法治文藝進校園”……市司法局特別針對未成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寓法于戲,引導青少年在歡笑聲中學法、守法。聯合市教育部門和鄉鎮在全市建成340個“留守兒童法制驛站”,在“六一”及暑假期間,組織開展系列生動活潑的青少年學法用法活動,切實增強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為進一步加強服務民生工程建設,市司法局堅持突出重點、工作創新、服務到位,不斷完善惠民措施,助企轉型升級,有效拓寬法律服務職能和領域。以建立園區工作站、企業服務站和村居指導站為依托,該局在全系統實施法律服務“三惠四萬”工程,探索創新走訪式、蹲點式、對接式以及菜單式“四式服務法”。去年5月,組織全市9家律師事務所79名執業律師深入各鄉鎮、園區所屬企業開展“法律健康體檢”活動,避免和挽回各類經濟損失4500余萬元。活動結束后,就企業良性發展向企業代表提出建議,引導企業運用法律手段,防范、彌補經營與管理存在的法律風險和漏洞,參與億元以上項目洽談17項,協調園內企業融資1.5億元,協助政府流轉工業用地870畝,排查企業難題糾紛161起,出具法律意見書45份,代理園企訴訟案件332起,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超1.2億元,促進園了企健康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