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擋風被熱銷——擋住風雨 難擋安全
(記者 莊磊)入冬以來,氣溫持續下滑。走在大街上,無論是步行者還是騎車人,都做足了保暖工作,圍巾、帽子、手套……,真正是“全副武裝”出行。前段時間有不少市民將外套反穿以御寒,我市相關新聞媒體報道后,大街上反穿衣的現象大大減少。然而記者最近發現,反穿衣有了“升級版”,一種專為電動車設計的保暖利器——擋風被悄然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商家賣點:防風防雨又防寒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擋風被”,搜出近五千件商品。鏈接中不乏“熱賣”、“瘋搶”等字樣,一些擋風被月銷量數以萬計。在商品詳情中記者看到,擋風被長不到一米,寬30公分,連接角度成90度,外型似一把椅子。騎車時,將擋風被放在騎車人身上,椅背部分正好遮住騎車人胸、腹部,椅子坐墊則放在人的大腿上御寒,“椅腿”后面就是擱腳的地方,一個“擋風被”蓋住了騎車人大半個身體。 記者在鑫都小商品批發市場看到,傳統的護膝也被這樣的“擋風被”取而代之。一個擋風被的價位在50元以內,有普通款也有加厚款,顏色各異,材質多樣。一家店鋪的老板告訴記者,如今普通的護膝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新推出的防風被護膝則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優點,“除了能夠有效御寒,這款防風被護膝更是具備了防水的功能,外形像一床折疊的被子,收納起來也相當方便。”老板還告訴記者,他自己也用這款擋風被:“我的腿吃不消吹冷風,這被子防風防雨又防寒,很好用。這幾天已經賣了三十多件了。” 市民推崇:保暖便宜又漂亮 市民張女士每天騎電瓶車接送女兒上下學,天寒地凍的,大人和孩子都有些吃不消。于是陳女士上網淘了“擋風被”,既有大人款,也有兒童款。“保暖效果不錯,現在我和女兒等于天天裹著羽絨被子出門,不擔心孩子被凍著。”張女士說。 張女士的同事王小姐,在張女士的推薦下網購了擋風被。“之前看到路上有人騎車用這個的,但是不知道好不好用。后來同事買了,說擋風御寒的效果不錯,也就買了一個回來。”王小姐告訴記者,以前家里人都用護膝,但是穿上、脫下很麻煩,偶爾會忘記戴,收納起來也麻煩,而且防寒效果差強人意。更重要的是護膝很不美觀,“我出門想漂漂亮亮的,戴了護膝感覺挺丑的。現在有了擋風被,就好多了,又暖和又省事又漂亮。” 隨后,記者對身邊一些騎電動車的年輕朋友進行了采訪調查,大多數人表示他們愿意購買這樣的擋風被,主要是考慮到保暖問題,而且價格也不貴。 記者體驗:下車不便隱患多 為了能親身體驗“擋風被”的御寒效果,記者向朋友借來她前不久購買的“擋風被”進行試驗。記者首先將“擋風被”上的兩根絲帶分別系在電動車的兩個把手上,調節高度時耗費了一點時間,安裝完畢后,坐上電動車,發現腿部確實暖和不少。 行使過程中,記者感覺到擋風被遮住的部分暖暖的,即使車速稍快也并不冷。不過記者也發現,擋風被系在車把處,拐彎時不是很順暢;路口遇到紅燈時,伸腿撐地稍顯不便;尤其是遇到緊急狀況要停車時,沒法在第一時間用腳緊急剎車,甚至有可能被嚴實的“擋風被”牽絆住發生翻車危險;此外,停車鎖車時需要騰出一只手撥開“擋風被”,才能順利把腿伸出來,稍顯不便。 交警提醒:冬季出行安全首位 市交巡警大隊一位常年在路面執勤的周姓交警告訴記者,其實現在流行的擋風被和反穿衣的性質一樣,騎車者棉衣反穿雖然能保暖,但是行車時很危險。“擋風被雖然是系在車前面,但是行車時,隱患依舊存在。騎車者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采取保護措施時,由于擋風被的阻擋作用,雙腿不能及時落地,就很容易摔倒導致危險的發生。 對此,交警提醒經常騎電動車的市民,冬季是交通事故頻發季節,為了自身安全,出行一定要保證手腳的靈活,可以采取其他保暖方式,如帽子、圍巾等。天氣特別惡劣時,最好放棄騎車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以確保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