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車套上限速“緊箍咒”
(記者 張倫 特約記者 顧根榮 通訊員 黃新麗)“雖然投入不小,但車輛不出交通事故,就是給企業增加效益,這筆賬劃得來!”日前,獲知公司車輛連續兩月未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市大華混凝土有限公司安全負責人李翔一臉的興奮。 李翔的欣喜源于我市正極力推行的混凝土運輸車限速“緊箍咒”。據介紹,為便于混凝土運輸車安全管理,市交巡警大隊目前正對全市8家混凝土公司152輛混凝土運輸車實行限速,最高時速不超過60公里,雨雪等惡劣天氣不超過40公里。 長期以來,我市混凝土運輸車的橫沖直撞,一直受人詬病。受利益驅逐,許多混凝土運輸車多拉快跑,嚴重超速超載,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隱患。“為了搶業務,必須壓低價格;為了趕工期,必須多拉快跑,否則就會虧本。”恒基混凝土公司駕駛員顧玉良道出了苦衷:“有時不是我們不想遵守交通規則,但踩一次油門就意味著耗兩三元的油錢,傷不起啊!” 無節制的行為必然帶來行業秩序的混亂,而最受其害的是廣大市民。今年9月29日,我市一民間網站刊出一則“一天兩起惡性交通事故——都與工程車有關”的貼子,網友反映:在中秋團圓的前一天,接連發生兩起工程車傷人慘劇。網友調侃“這些車都恨不得裝個火箭推進器”。一份來自市交巡警部門提供的數據也佐證了混凝土運輸車的危害:今年以來,我市發生混凝土車傷人交通事故10多起,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 如何給“脫韁”的混凝土車市場勒上安全的“籠頭”?10月份,市交巡警部門經過走訪調研,決定先從有一定安全管理基礎的大華、恒基、宏泰等3家混凝土公司入手,進行混凝土車強制限速,安裝車輛實時監控系統、限速設備和衛星定位儀,將車輛最高時速限定在60公里。 12月14日下午,在市大華混凝土有限公司監控室內,記者見到了一套專業的實時監控系統,公司38輛混凝土運輸行駛在哪個路段、車速多少,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一覽無遺。該公司安全部車隊長李偉介紹,限速技術的關鍵在于發動機電路板,“通過軟件設置,將車輛最高時速限定在60公里,電路板可自動檢測車速,未安裝前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 考慮到我市8家混凝土公司均分布于城黃線,市交巡警部門還計劃籌建各混凝土公司車隊,把過去“散兵游勇”的個體車主組建車隊,實行集中管理、集中培訓和集中考核,解決過去“一盤散沙”狀的管理難題。 經過兩個月的試點,先期實行限速的3家混凝土公司已連續兩個月未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宏泰公司負責人肖紅振對此深有體會:“效益最大化不是速度,而是安全。” 據悉,全市其他5家混凝土公司的車輛限速行動也將陸續開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