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警務在陽光下運作——市公安局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紀略
(記者 耿鳳 特約記者 陸裕順)日前,我市部分人大代表專程來到市公安局檢查執法規范化建設情況,通過看專題片、聽匯報、查閱相關臺賬資料等方式,對該局多年來執法規范化建設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多年來,該局黨委秉承“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規范執法是第一目標”的理念,高度重視執法規范化建設,全面規范執法單位功能區設置。目前,在局機關大院建立了辦案中心,基層所隊功能區設置完成36個,全部安裝“門禁”系統;執法場所安全管理建設完成114間;監控設施安裝87套,完成率均達100%,建成200多平方米的涉案財產保管專用倉庫。今年上半年,基層所隊監控、聲音采集系統全面進行升級改造,同步錄音錄像率達100%,位居泰州地區公安機關之首,形成“案件進平臺,人員進場所、財物進系統,訊問進監控”的“四進”工作模式,實現網上辦案、網上審批,得到省公安廳肯定和推廣;多方籌措資金,統一購置300臺現場執法記錄儀,全部配備到一線執法辦案民警,覆蓋率達100%。 突出抓好以執法規范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民警教育培訓工作,初步建立起“大教育、大培訓”格局。對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執法問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去年以來,先后舉辦講座10多次,輔導民警近萬人次。借助“輪訓輪值、戰訓合一”全警培訓平臺,對民警進行新法集中培訓,并通過跟班駐訓、舉辦執法辦案卷宗“超市”等形式,讓一線民警對卷宗進行點評。先后查找出各類執法問題23個,采納執法建議200多條,有效提升全警執法技能。去年,該局有10個基層所隊被評為“執法規范化建設示范所隊”,10名民警被評為“優秀法制員”,60名民警被評為“優秀執法民警”。 針對違法犯罪人員羈押前體檢存在安全隱患的實際,今年上半年,該局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近70萬元,在看守所建起了泰州地區最好的在押人員體檢中心,從而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 為適應群眾對公安機關規范執法的新期盼,該局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細化工作措施,有效改善執法和服務環境。為規范110接處警工作,該局創新出臺“一問、二拍、三錄、四記、五查”接處警工作法;52個窗口單位全部安裝一機雙屏和群眾滿意度測評器,方便辦事群眾的監督。經偵、交巡警大隊和各派出所積極在企業建立警務室、經偵服務站、交通服務站,就近為企業提供服務和法律咨詢;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開展專項整治,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穩定。該局首創的“危管QQ群”、“110”回訪、流動警務室等工作經驗,被《人民公安報》、《江蘇法制報》等多家媒體刊發后,在全省推廣。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共查處各類刑事案件2121起,其中“八類”案件破案率達93%;提捕251人次,移送審查起訴369人次,無增捕增訴;查處各類治安行政案件3269起,行政拘留596人次,執行率100%。去年以來,該局先后有134名民警和8個單位被記功、嘉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