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錦旗背后的故事
(通訊員 唐勝 胡玲)晨風中,兩面鮮艷的錦旗在無錫某食品公司經理手中迎風招展。接過錦旗,市法院民二庭法官孫瑋感覺手中沉甸甸的,錦旗雖輕,卻包含了當事人對自己幾個月來工作的肯定,包含了當事人對泰興法院公正司法的肯定,也包含了當事人對我市投資環境的肯定。 2007年7月,無錫某食品公司在經過考察后與我市某食品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由無錫公司提供設備和技術,對我市某食品公司所有的屠宰場進行改造,將陳舊的手工屠宰車間改造為自動吊宰線,對冷庫進行保養并添置設備,改造后由無錫公司負責經營,每年向泰興食品公司繳納相關費用。協議簽訂后,無錫公司如約履行了自己的義務,設備安裝到位,新的生產線啟用,屠宰效率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一時成為我市屠宰行業的排頭兵。 看到新的屠宰流水線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泰興食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何某動了心思:外地人在泰興經營都這么賺錢,自己人熟地熟,如果由自己來經營該屠宰線,賺個盆滿缽滿肯定不是問題。于是,何某利用自己食品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與無錫公司進行商洽,希望其將屠宰線租賃給自己經營,并許以較優惠的條件。在此情況下,雙方在2009年達成協議,無錫公司將屠宰場交由何某承包經營,由何某負責上交政府規費并每年向無錫公司繳納7萬元。 孰料半年后何某未依合同約定向無錫公司繳納承包金,無錫公司派員前來催要租金,到屠宰場看后大吃一驚:屠宰場的北側部分房屋已經被拆除,拆除的地塊上正在打地基準備建房,屠宰用的部分設備也被拆除廢棄在外風吹日曬。無錫公司遂多次派人與食品公司及何某交涉,要求其立即停止施工行為,將拆除的房屋及拋棄在室外的設備恢復原狀。但是,何某不是推說正在協調就是避而不見,轉眼兩個月過去了,非但未能恢復原狀,地基上反而建了一層房屋。無錫公司無奈,只得將泰興食品公司與何某一并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立即停止施工,恢復屠宰場原狀并賠償損壞的設備損失。 案件受理后,民二庭承辦該案的孫法官認識到該案事關我市在外地客商心目中形象,必須迅速而公正地處理。隨即,孫法官至屠宰場進行了現場勘驗,制作了現場勘驗圖并拍照,告知何某停止施工等待法院處理,何某滿口答應。沒有想到,時隔兩周,原告反映,房屋又往上建了一層。孫法官再次來到現場,何某避而不見,后來又遙控指揮施工人員撤走,辯稱最近沒有施工,在孫法官出示了原先的勘驗圖及照片后,何某又辯稱屠宰場內的房屋沒有動,施工的土地不屬于屠宰場所有,是案外人黃某所有,其翻建房屋食品公司無權干涉。 由于何某故意制造障礙藏匿了屠宰場的相關資料,導致屠宰場的具體面積及建筑物的確認陷入了僵局。無奈之下,孫法官至現場利用現有材料進行測量、比對,又走訪食品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了解相關情況,至國土、住建等部門調取屠宰場原先房屋的規劃及現在施工房屋的報批材料,并最終確定了屠宰場的實際情況。鐵證如山,何某再無從辯解,于是故技重施避而不見,拒不配合法院處理。 事實大白于天下,即使避而不見也不會影響法院的判決,孫法官依法判決解除租賃合同,被告賠償原告的相關設備損失。 此后,無錫公司又起訴何某,要求其給付拖欠的承包金,亦依法得到了支持。 無錫公司的經理感慨:總聽人說蘇中、蘇北地區的司法環境沒有蘇南好,部分法院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嚴重,總以為自己的官司打不贏,沒有想到泰興法院的法官不辭勞苦歷時幾個月查明了案件事實,判決結果公平公正,看來流言不可信。泰興的法官還很清廉,請吃飯不肯,送點小禮品又謝絕,只能送兩面錦旗聊表心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