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文明服務 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2016-12-28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12月23日上午,市疾控中心負責人走進《12345·政風行風熱線》,為廣大群眾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并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 李女士:我市手足口病流行現狀及家庭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市疾控中心:近幾年來,手足口病疫情在我市局部地區較為嚴重,每年都有近千例新發手足口病病例的報告。 手足口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重癥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及循環功能障礙,甚至死亡,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家庭應該采取的預防控制措施: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嬰幼兒的尿布要及時清洗、曝曬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兒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該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患兒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張先生:接種狂犬疫苗后孩子出現發熱現象,是什么原因,應該怎么處理? 市疾控中心:根據《狂犬病預防控制指南》要求,在存在可疑狂犬病病毒暴露后,應及早接種狂犬病疫苗,且接種狂犬病疫苗沒有任何禁忌癥;接種狂犬病疫苗后,可能會出現發熱,甚至高熱癥狀,這都屬于正常的接種疫苗后反應;接種疫苗后的發熱,為一過性反應,一般不需處理;如果出現高熱癥狀,只需對癥處理。如高熱合并其他疾病,應及時就醫;接種狂犬病疫苗后發熱,不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范圍,發生的醫療費用自行解決。 王先生:職業病診斷需要哪些資料?應該由誰來提供?向哪個部門提出申請? 市疾控中心:職業病診斷需要以下資料: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如居民二代身份證復印件,經常居住地公安機關的居住證明材料等。 應該由誰來提供?上述資料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也可由有關機構和職業衛生監管部門提供。 勞動者進行職業病診斷時,當事人對勞動關系、工種、工作崗位或者在崗時間等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有爭議的,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其他資料,如勞動者不掌握,由職業病診斷機構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提供。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依法提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用人單位提供。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有異議,或者因勞動者的用人單位解散、破產,無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依法提請用人單位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 職業病診斷:到用人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取得職業病診斷資質的機構,目前,我們泰州地區只有泰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具有診斷資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