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維命喪挖尺溝
2010-01-28
來源:泰興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姜黃河橫貫黃橋腹地。在東姜黃河兩岸,村莊毗鄰,接二連三,野屋基、封家莊、周家莊等等。其中有一個村子,叫挖尺溝,自古至今,這里流傳著不少令人鮮知的故事。 挖尺溝的由來是這樣的。據說多年之前,人們在開挖河道時,挖到了一把形似銅尺的寶貝,錚光閃亮,上面鑄有許多蝌蚪文,無人能識。鄉人知道不是等閑之物,便送到衙門定奪。直到到了皇上那里才考證出是當年大禹治水察看地形時遺留在這里的,屬千古奇珍,無價之寶。皇上為表彰鄉民獻寶之舉,特褒揚彰顯,圣旨代代懸于當地呂氏宗祠正堂之上,同時欽賜該村村名為“挖尺溝”。挖尺溝莊前,就是幾十丈寬闊的東姜黃河,水流湍急,是黃橋與姜堰及里下河地區貨物運輸的主要通道。挖尺溝對岸就是封家莊、野屋基,人稱河南、河北,河上無橋,人們只能撐船擺渡,相互往來。 1940年黃橋決戰時,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與新四軍陳、粟大軍激戰。國民黨八十九軍軍部設在野屋基一王姓百姓家,他們磨刀霍霍,準備把新四軍趕到長江里去喝水。軍長李守維和國民黨軍隊其他的頭子一道,仗著其參戰人數數倍于我,裝備彈藥占絕對優勢的條件,做著消滅我軍,重新盤踞黃橋、占領整個大蘇北的美夢。突然嘹亮的軍號聲劃破長空,西南黃橋方向的“國軍”潮水般地向后敗退。原來陳、粟大軍神機妙算,和黃橋人民一起筑起了鋼鐵長城,擊退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反撲,并乘勝追擊,殺得“國軍”人仰馬翻,尸橫遍野。真是兵敗如山倒,穩操勝券的李守維看大勢已去,急急如喪家之犬,攜著大小老婆,把金銀珠寶綁到馬屁股上,跨上座騎向北奔去。他問手下前面是何處,衛兵報告前面是挖尺溝。慌亂之中,李守維聽成了“八尺溝”,他大言不慚:“八尺的溝,我的馬一躍就過去了!”于是馬鞭一揚,呼呼向前沖去。后面敗兵排山倒海,哭爹喊娘,紛紛逃命。來到東姜黃河邊,滔滔河水又寬又深,軍長的馬兒怎么能躍過去呢?后面的大小老婆、敗將殘兵蜂擁而至,新四軍勝利的軍號聲,槍炮聲交織成一片。李守維無奈,仰天長嘆,只得硬著頭皮打馬過河。誰知到了河中,那馬負荷過重,加上衛兵有的抓住了馬韁繩,有的拖住馬尾,馬兒實在難受,向上一竄,竟把李軍長掀入河中,再沒有露出水面。兩岸的鄉親配合新四軍打掃戰場,整理戰利品,唱起了勝利歌,歡送新四軍戰士踏上新的征程。 挖尺溝,伴隨著悠揚的《黃橋燒餅歌》,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