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情風物篇泰興人取名字
2010-01-28
來源:泰興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名字是人的稱謂符號。每個人都有名字,這不僅是用來區別彼此的符號,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縮影。泰興人取大名(民間稱乳名為“小名”,入學的名字為“大名”)主要用輩份派字法。 輩份派字,指人們按其家族譜牒規定的輩份起名命字。換言之,就是在封建社會倫理中,人的名字要體現出他在家族世系中的輩份排列。這種輩份派字的性質,是以封建家族為中心,依據血緣關系的嫡庶遠近,來區分親疏和等級的身份標志。它有消極影響,突出的一點就是通過這種“宗親”關系,來模糊家族內部的上尊下卑,給階級社會不平等事實披上溫和敦厚的外衣,成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工具;同時對社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能“明宗支,分族屬”,增強家族凝聚力。輩份派字復雜的社會功能,對研究家族繁衍、遷徙流轉、辨析世系,研究村落群居、封建世族、宗法倫理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人們起名時,除用家族輩份排行起名外,還有其它因素對起名有著不小的作用。 長輩寄托意愿起名。民間不少的名字體現了子承父業、以孝為先的傳統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兒女成了父母長輩意志和愿望的延伸,前輩沒有完成的事業和心愿,便想在兒女的名字上體現,以此鼓勵他們去繼續拼搏奮斗,以光宗耀祖,傳承德孝,報效國家。當然,長輩的意愿因人、因家庭、因時代、因經歷而異,即便各自不同,其健康、積極的期望不容置疑。“承祖”、“興邦”、“家富”、“孝先”等名字就足以說明。 應夢起名在民間也是常有的事。筆者鄰家一女取名“龍女”,就是她的母親分娩前晚曾夢見蛇,蛇為“地龍”,夢中見蛇大吉大利,命名“龍女”,期望未來大富大貴。其實夢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心理現象,人們意識中的美好愿望也常常會在夢中浮現,甚至得以實現。夢境能非常形象地體現長輩對孩子的期待和祝福,而且這原本是為孩子起名的立意,那么據夢起名,因夢起名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出生時間起名。誕生,是一個人生命的起點,生日,則是一個人一生中值得記念的日子。人們不僅每年慶祝自己的生日,而且還往往直接用名字紀念生日,這就是根據時日起名的習俗。不少人取名“春生”、“冬生”的,是以出生季節來取名;有以出生日期時辰取名的,如“五一”出生而取名“五一”,“立春”出世取名“慶春”,有取名“旭初”的,多因其出生時辰正是旭日東升的早晨。 隨屬相起名的也不少。取名“龍生”、“龍兒”、“成龍”、“虎子”的,不是屬“龍”、“蛇”就是屬“虎”。十二生肖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每一年出生的人都有自己的屬相,十二年一循環,龍年生人屬龍,雞年生人屬雞,所以過去民間因屬相起名的習俗較為普遍,至今仍在沿襲。 還有以實物等起名的,比如“橋生”,多是村上人送了“橋樁”,出生后則取名“橋生”;有接生婆以“網”托孩子,以求孩子被“網”住后能健康成長的,取名“網生”;鄰家一子取名“燈生”,則是因當年一廟主送了一燈籠后出生,家長上廟還愿,感激菩薩賜子的同時,還起了這個相伴終生的名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舊時也有以出生時的體重取名的,如“十斤”、“八斤”,今已極少。 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在給孩子取名時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計劃生育之前,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思想的影響,如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就取其名曰“來娣”、“接娣”,期望接著生“弟弟”;或曰“蘭芳”、“蘭珍”,反正要帶“蘭”字,以便“攔”女生“男”;或曰“改珠”、“改兒”、“改蘭”等,目的就是“改”女生“男”,企求生子傳宗接代,香火不絕;有叫雪珠、雪芳、雪蘭等的,是希望生女孩好“歇”了,泰興話中的“歇”與“雪”音是相同的。其它還有取名“狗子”、“犬兒”的,不過是父母有意而為之,他們把孩子當畜牲養,據說能消病祛災,但并不表明討厭自己的孩子,正表明他們對孩子的關愛與呵護,寄托了長命百歲的美好愿望。 舊時,民間給孩子取名,一般先取小名,待上學時再取“大名”,也有同時取的。小名不象起大名那樣慎重,但也選取一些有道德意義、社會意義的字眼,寄托對孩子無病少災、健康成長的祝福。人的小名雖說“不瞞當地人”,但成人之后一般就不呼了。晚輩直呼長輩的“大名”、“小名”是很不禮貌的,應予“避諱”,給孩子取名無論“大名”、“小名”,也不應與長輩的名字有相同字眼。 解放之后,歷次的政治運動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影響了人們給孩子的取名用字。解放初期就有不少叫“抗美”、“援朝”的,有稱“愛國”、“衛國”的;人造衛星上天,有叫“衛星”的;“三面紅旗”高舉的時候有稱“躍進”、“鞍鋼”、“超英”、“超美”的;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思想泛濫,“革命”風暴席卷神州,“全國山河一片紅”,許多人甚至將自己“封資修”的名字改為“革命”的。常見的有:文革、衛革、學軍、擁軍、愛軍、衛紅、永紅、向紅、紅衛、衛東、向東、愛東、愛武、要武、反帝、反修、東風、志軍、立新、四新、衛兵等等。 這些人名政治色彩很濃,表明了當時人們對政治領袖的忠誠與仰慕,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