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廟緣起的傳說
2010-01-28
來源:泰興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馬甸蘇坔村有個仙姑庵,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到解放后改建成學校前,有廟房三十多間,七開間的一排連山門共三進。山門口有一對石獅子活龍活現,氣勢非凡。 蘇坔村的老人,都能講得出仙姑庵的來歷。清康熙二十一年,蘇坔西北角有個老婆婆每天都到一墳地去扒茅草曬干當柴草燒。有一天晚上發現扒回來茅草發光,看看又不是火,馬上想到這個地方的茅草,我天天去扒,今天扒完了明天又是長得滿滿的再扒,后天還是滿滿的,會不會這茅草下有寶貝。第二天就往深處挖,竟挖出一個僧人坐化的荷花缸蓋,鄉村里人合力揭開缸蓋,一個栩栩如生的女尼盤席坐在缸內,缸內的墓誌上寫她生名叫仙姑,于是蘇坔的鄉民將也請出荷花缸,結草庵供奉這尊肉身菩薩。 泰興城西門有個姓翟的大戶人家,獨生兒子十八歲還不知道喊要吃飯,也不能下床走路,有一天突然喊家人說要吃飯,全家人都很驚奇,問其原因說有個老太太來喂過他一顆丸藥,從此人就清爽多了,那老太太還承認幫我能走路。父母得知非常高興,囑兒子下次老太太來一定要喊父母,以便重謝。果然沒幾天兒子說老太太來了,家人看不到,老太太借兒子的嘴講話,說是馬甸蘇坔的,現在住在茅草棚里不是久計,如可能就幫造三間廟屋。家人趕緊去蘇坔探訪,果有一仙姑肉身屈居茅屋供奉,翟家趕忙找來地保提出愿出錢修廟,當地求之不得,大家同心協力,只化了一個月功夫,三間廟屋落成。翟家有一張姓鄰居,為有錢無兒無女生煩,打探得翟家兒子病愈是蘇坔仙姑所治,來蘇坔仙姑庵燒香許愿,他喜得貴子后給廟里造瓦屋三間,并塑關公像一尊。 有一年二月半廟會蘇坔約請戲班子唱戲,戲班被中馬甸一名人劉坤安攔住,硬要留在馬甸先唱要了再去蘇坔。突然蘇坔的跳馬夫的跳起來沖到劉坤安家,他家十八個壯豬馬上倒在窩里,劉坤安不介意,接著是劉坤安的馬倒在槽邊,劉還是不買帳,轉眼間獨生兒子又不省人事,劉坤安才嚇破了膽,跪下來禱告,馬上送戲班去仙姑庵,從此仙姑庵名聲大震,不斷有人家來幫助造屋擴廟。 文革前毀廟時,仙姑像毀在庵旁小河邊,小河里的水幾個月都是紅色,見者無不感嘆,仙姑在此造福一方,竟得不到后人理解。2002年宗教局道教協會派人找殷德寶,商議重新修復仙姑庵,當時殷德寶對仙姑庵之事一無所知,就去廟遺址去燒了一柱香,兩天以后有人找上門商議募緣修廟事宜,并很快得到落實,在極短時間內,觀音、仙姑、東嶽大帝、財神爺像都請回來。在原址上隆重登堂,后有人打著管理的幌子開白條來廟里弄錢,令人非常反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