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愛恨一念間
2014-09-12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最偉大的愛,應該包容一切的恨。從傷痛中自我愈合,而又站起的,不論人,或果實,都多一分滋味!人會因為有一些,而想有得更多;也會在失去一些之后,產生完全毀滅的沖動。只是在這大得、大失與大毀滅之后,心里是不是大平了呢? ![]() 人的一生,如果不能由幼年時的被關懷,成年時的關懷親人,到有一天,關懷每個人,甚至一草一木,以母親般的愛,去愛這世上的一切,就不能成就偉大的人生。《生死愛恨一念間》,就是作者試著表達一些這樣關懷的作品。因為我們有死的恐懼,所以能珍視生的喜悅。而面對那難免的死亡,與其無謂地逃避,不如做積極的貢獻。由創造生命,養育我們的子女;到愛護生命,鋪設美好的未來。 ![]() 劉墉,著名作家、畫家。籍貫北京,生于臺北,現居美國。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圣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圣文森學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文學、藝術作品八十余種,被稱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專業作家”。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畫展近三十次。 創作的原則是“在感動別人之前,先感動自己”“為自己說話,也為時代說話”。 處事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現主持水云齋,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