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
2014-01-28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這是高陽筆下膾炙人口的名著。高陽對歷代王朝興廢得失的關鍵,一直有獨到的研究,對清代歷史及清朝皇帝的行誼,尤其有深入而精辟的見解。而文筆之優美,論述之周密,更是精彩絕倫。 ![]() 大清自入關至王朝結束,歷經二百多年,從開國的努爾哈赤,到康雍乾的盛世,同治光緒的維新振作,再步入晚期的衰弱不振,都揭示了一國之興衰與帝位人選密不可分的關系。《清朝的皇帝》系列是高陽多年研究的心血結晶,歷述大清歷代皇帝之行誼,深入剖析大清由盛轉衰的原因。內容鞭辟入里,見解獨到,亦至情至性,堪稱高陽的代表巨著。是文人士子讀史之必備,也是愛好歷史小說者不可不讀之作。 清朝的皇帝一:開國雄主,講述以下幾個皇帝。 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1626) 清王朝的奠基者,統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東北部。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后,遷都沈陽。于寧遠城之役被明將袁崇煥炮石擊傷,憂憤而死。清朝建立后,被追尊為清太祖。 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 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稱天聰汗。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為清王朝統治政權的確立打下了基礎。1636年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清世祖——順治(1638~1661) 名福臨,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六歲即位,由叔父多爾袞和堂叔濟爾哈朗攝政,是大清入關的第一個皇帝,在位十八年,為康乾盛世立下良基。他與董小宛的一段情緣,更增添了史家諸多的興趣與考證。 ![]() 高陽,臺灣著名歷史小說家,本名許晏駢,出身于浙江錢塘望族。一生著作有九十余部,其中《李娃》、《慈禧全傳》、《胡雪巖》、《乾隆韻事》等著作確定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其作品暢銷幾十年,雅俗共賞,讀者遍布華人世界,故有“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之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