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茅于軾 著
出 版 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2月1日
圖書價格:¥ 38元
|
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和民間經濟學者的重要代表之一,茅于軾對中國政治、經濟、民生等各領域弊病望聞問切,不僅把社會病態的表征和原因分析得十分透徹,還對癥下藥,提同了建設性的意見,尤其是在關系民生的貧富差距、社會公正等方面,呼吁國家反思人民利益,提出了恢復農民對土地財產的所有權、降低稅率、加大反腐力度、消除特權階層等實質性建議。

《中國人的焦慮從哪里來》對中國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的理性的分析,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與翔實的經濟數據,真實反映當下中國人的精神狀態與生活現狀。

茅于軾,著名經濟學家,2012年“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獎”得主,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并擔任亞洲開發銀行注冊顧問、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能源工作組中方專家、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能源組國際顧問組成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作為中國人,應該慶幸有這樣一位導師在堅持不懈地為中國之憂而憂,為我們指明那些本該明了、卻被不斷攪渾的道理。
——耶魯大學經濟金融學教授 陳志武
茅于軾先生是中國最精通價格理論的經濟學家之一。他高山景行,永遠是我做人與做學問的榜樣。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原院長 張維迎
中國社會的進步,不是誕生在客廳的意大利真皮沙發上,也不是誕生在煙霧繚繞的咖啡館中。在我們的周圍,不乏為理想而高談闊論者,為正義而面紅耳赤者,更不乏為蠅頭小利而弄虛作假者,為雞毛小事而反目成仇者,而像茅于軾這樣把深刻的同情、豐富的學識、明澈的理性應用于復雜社會現實中的知識分子,卻是極其稀少的。
——《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