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時代
2013-05-24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今天,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仍然生活在鄧小平時代;這部著作告訴讀者,中國社會發展的道路,從哪里來,向何處去; 今天的中國為什么是這樣的,明天的你我將是什么樣的,你和我,可以從《鄧小平時代》理解我們親歷的中國改革時代。 這是美國最優秀的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先生十年傾力之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鄧小平的完整著作,它展現了中國政治、經濟及社會轉型的歷史變局和內在邏輯,權威而引人入勝。在中共“十八大”再次強調改革開放重要性的今天,這部著作將成為各界人士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改革開放道路歷程和走向的重要讀本。 獲獎情況: 美國國家圖書獎終選入圍作品 榮獲2012年萊昂內爾·吉爾伯獎(Lionel GelberPrize)(吉爾伯獎是英語世界最重要的非虛構作品獎之一,主要關注世界范圍內的外交事務著作。本屆同時入圍角逐的還有基辛格《論中國》,該書未能獲獎。) 《經濟學人》2011年最佳圖書 《華爾街日報》2011年最佳圖書 《華盛頓郵報》2011年最佳圖書 《金融時報》2011年最佳圖書 《紐約時報書評》2011年編輯推薦書目 第一屆鳳凰財經峰會“2012 改革動力獎·特別致敬” ![]() 鄧小平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走向,也改變了每一當代中國人的命運。解讀鄧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為邏輯,就是解讀當代中國,解讀個人命運背后的歷史變局。 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傾十年心力完成的權威巨著《鄧小平時代》,是對鄧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國驚險崎嶇的改革開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對鄧小平個人性格及執政風格進行了深層分析,并對中國改革開放史進行了完整而獨到的闡釋。書中涵蓋豐富的中外檔案資料和研究成果,以及為數眾多的作者獨家訪談。對中美建交、華國鋒歷史評估、改革開放的幕后曲折、鄧小平和諸多當時關鍵人物之關系、香港問題、鄧小平南巡等重大議題均有詳述及剖析。本書既具學院研究的嚴謹專精,又對中國現實政治與事理人情有透徹把握,被譽為鄧小平研究“紀念碑式”的著作。 ![]() 傅高義,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精通中文和日文。1930年7月出生于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個小鎮。1950年畢業于俄亥俄州韋斯利大學。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在1963—1964年成為哈佛的博士后,學習中文和歷史;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 他1961年開始在哈佛學習中文和中古歷史,在哈佛有著“中國先生”的稱號。1972年他作為費正清的繼任人,成為東亞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1998年被選入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一直是受中國政府重視的漢學家和中國問題專家。曾撰有《日本第一》、《日本的中產階級》、《重整旗鼓一一重建美國實例分析》等著作。70年代始,對我國廣東社會經濟情況進行考察和研究。撰有《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廣東:一個省會的規劃和政治(1949-1968年)》。 馮克利:1955年10月27日生,祖籍青州長秋。198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信息學院。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擔任過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儒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內公認一流水準的翻譯家,自90年代以來對于學術思想的傳播有突破性的杰出貢獻,在公共思想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 這本書從不同的層次研究了變革與適應的問題,其核心是(鄧小平)個人面對一場復雜且危機重重的革命所作出的回應。他的核心事業圍繞著歷史上最大的政治實體的巨大變革——中國從一個混亂的、無可措手的農業社會轉變成今天的工業與制造業巨人。在書中,傅高義出色的工作讓鄧小平對中國的設想變得可信,讓中國的迷局變得可解,讓那些次要角色都栩栩如生。 ——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這是一部重要的鄧小平傳記,讀之難忘。鄧小平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推動了中國經濟、政治及社會的轉型,并促成了美中建交——這無論對于他的國家,還是我的國家,都是極其偉大的成就。 ——吉米.卡特(美國前總統) 鄧小平也許是強硬的,但直率而有擔當,是個可以打交道的人,我很喜歡他。鄧扮演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角色,把全球最大的國家領進現代世界。我們很幸運地看到,我們最優秀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傅高義先生以這部獨特的研究性傳記,把鄧小平描畫得栩栩如生。 ——布蘭特.斯考克羅夫特(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本書不僅是一部論述世界一流領導人的扛鼎之作,而且為1978年美中兩國秘密進行的戰略性和解,及其如何推動了中國國內的變革,提供了極為權威并引人入勝的解讀。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 鄧小平克服了幾乎無法逾越的障礙,領導中國走向持續的經濟發展道路,這其中所展現出的手段、視野和魄力,使他躋身于歷史上最杰出的領導人之列,然而,關于這個非凡人物的人生軌跡和政治生涯,一直以來人們知之甚少。在這部兼具高度學術性和可讀性的傳記中,傅高義毫無疑義地填補了這一缺失。 ——芮效儉(美國原駐華大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