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們看,這就是我們喂牛用的草料,草料的特點是養分較豐富,粗蛋白質含量較高,適口性好,易于消化……”在江蘇雙喜牧業,謝蕩村的志愿者帶領村留守兒童上起了課外實踐課,孩子們認真聽著志愿者介紹。近年來,古溪鎮積極盤活整合資源,穩步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讓孩子們的多彩夢想在“家門口”啟航。
搭建平臺,讓孩子有去處
古溪鎮將鄉村“復興少年宮”和校外輔導站資源有機結合,通過擠、送、捐、爭等措施不斷提升硬件建設。目前,各活動點均配有教室、閱覽室和活動室,有些輔導站還配有足球場、籃球場。在師資管理方面,古溪鎮精心謀劃,初步摸索出“五老牽頭、名師主導、多元配合”的工作模式,即:由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牽頭,負責聘請、安排、考核老師;由優秀的在職或剛退休的老師承擔主要課務;搭配志愿者開展繪畫、二胡、電子琴等興趣課程。周莊村工作人員劉培表示:“校外輔導站讓農村孩子們課外活動多了個好去處,也希望更多的技術能手、大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能加入我們,為農村孩子撐起一片晴天。”

豐富活動,讓課程有趣味
古溪鎮緊密結合農村少年兒童學習成長需求,精心設計鄉村“復興少年宮”相關活動項目。每個村(居)都確定一個德育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引導青少年永遠聽黨話、堅定跟黨走。因地制宜,開展“一站一基地”活動,各校外輔導站就近落實一個工廠或農場為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孩子們到基地參觀學習、勞動體驗、暢談體會、書寫征文。“刁網村校外輔導站的基地是農業產業園,志愿者經常帶領孩子們來到稻田、火龍果和番茄大棚參觀,聽技術介紹,親手摘果子。謝蕩村校外輔導站的基地是現代奶牛養殖場,參觀奶牛飼養和鮮奶加工的過程,孩子都非常感興趣。”古溪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錢銀甫介紹。

捐資助學,讓生活有保障
古溪鎮鄉村“復興少年宮”積極開展關愛幫扶活動,組織人員深入全鎮各村各戶,實地摸清了解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健康和心理情況,將110名貧困生建檔造冊,通過和孩子們面對面地耐心溝通詢問,針對性地對孩子們的困難進行幫扶,讓孩子感受到愛心、關心和暖心。通過結對幫扶、項目幫扶、慈善救助等措施,古溪鎮每年籌措扶貧資金20多萬元,救助60多位貧困生,為他們解決基本生活困難。“我們非常重視扶助貧困生工作,認真開展逐戶排查,并發動了兩次網絡募捐活動,發動鎮村干部和社會人士捐款271人次,捐款總額4.02萬元。”古溪鎮組織委員周婧介紹。

“下一步,我鎮將進一步凝聚廣大五老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在‘黨建帶關建’上實現‘雙主動’,促進我鎮鄉村“復興少年宮”工作再上新臺階。”古溪鎮黨委副書記張淦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