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
【概況】 2013年,泰興市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的入學率為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分別為100.27%、99.91%,初中升入高中(含職中、中專、高職)的入學率為97.7%。全市小學、初中教職工總數分別為3337、3467人,在校生總數分別為53268、28670人。 【德育教育】年內,市教育局組織舉行不同學段德育工作調研、德育創新案例評選、“中國夢、我的夢”論壇、“好書伴我成長”征文、優秀家長學校教案評比等活動30多次,開設科普、法制、環保、感恩教育、公民責任等講座近20場,60多名學生獲得省、泰州市美德少年、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稱號。南沙初中道德講堂被評為泰州市“優秀道德講堂”,洋思中學教師朱曉芹獲得江蘇省班主任基本功決賽一等獎、長三角地區班主任基本功總決賽二等獎第一名,泰州地區僅1人進入長三角總決賽。 【特色學校創建】年內,市教育局落實《泰興市特色學校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精神和要求,圍繞學生社團、綜合實踐等方面,通過現場觀摩、區域研討、個別指導等辦法,開展特色學校創建。鼓樓小學獲評省中華經典誦讀基地校,南沙小學、河失小學獲評省紅十字示范學校,揚子江高中、泰師附小獲評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襟江小學、宣堡小學獲評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橫垛小學、大慶路小學共建“紅色教育課程基地建設”入選2013年省小學特色文化培育項目。此外,實驗初中、七圩小學等30多所學校獲得泰州市體育、藝術、書法先進(特色)校等稱號,200多名學生在泰州市級以上學科或才藝賽事中獲獎。 【教育資源均衡設置】年內,市教育局經過論證重新調整城區布局規劃,新建小學、幼兒園各1所,撤并初中1所,新組建濟川初中教育集團(原北城初中被并入)。實行公用經費向規模較小的學校傾斜、項目安排向辦學條件較差的學校傾斜,年內共向600人以下的小學、300人以下的初中補助公用經費356.61萬元。投入8000多萬元,推進25片塑膠化運動場地建設,實施50多個校舍基修建項目,完成濟川初中(北城校區)、濟川小學等校安工程、民生實事工程的重點任務。36所學校結成14個城鄉共建對子,33所學校結成10個網絡共建對子,校際互動。義務教育92^的新招聘教師安排到農村學校,嚴控城區學校調進農村教師。培養音體美兼科教師130人,緩解體藝教師配置不足的問題。推進城區教師支教及農村教師交流,全市教師崗位交流占比達16.21%。全市骨干教師占比超過10%,實現校校有骨干教師的目標。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劃區招生、就近免試入學和普通高中“三控三限”及指標生政策(70%比例),義務教育“擇校熱”明顯降溫,普通高中借讀比例大幅壓降。出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全年按時足額撥付各類助學金2088萬元,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466萬元。98.6%的殘疾少年兒童、100%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