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摺⊥蹑摹⊥ㄓ崋T 謝道權)每天早上上學時間,近10輛黃白相間的校車準時駛入南沙小學校園,100多名學生有序下車進入教室。
繼上一學年在4個鄉鎮啟動實施鎮村公交車輛接送農村學生試點工作后,2014至2015學年秋學期,我市公交車輛接送學生工作推廣到有接送需求的11個鄉鎮(街道),參與的鎮村公交車將達120輛左右。通過增加運力和批次的辦法,有效破解接送學生上學難、上學貴及安全問題。
農村學校食堂和部分城區學校食堂正式開放,有需要的學生中午在校就餐。不久前,市教育局負責人分幾個組來到我市農村初中,專題調研學校食堂建設與管理工作。他們認真查看了需要改建、擴建、新建學校食堂的農村學校食堂建設進度,與學校領導、食堂負責人進行座談,詳細了解食堂試運行的情況,就食堂改建工作、衛生環境及學生伙食管理、規范用工成本核算、加強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
近年來,我市教育工作始終堅持以現代化建設為統領,以布局調整、質量提升為重點, 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全面推進,全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
全市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從2008年起,我市持續投入50多億元,大力實施教育布局調整和教育裝備提升、薄弱學校改擴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改造建設等工程,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全市共撤銷小學58所,初中4所。創建省優質園32 所,省優質園比例達62.75%。建成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25所,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驗收。利用公交接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工作實現全覆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改造建設工程年內全面完成。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有力,泰興中專校成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學校、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創建單位,并被增列為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分院。社區教育不斷拓展, 濟川街道被評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鄉鎮,泰興開放大學被評為省標準化社區學院。
整體教育質量明顯提升。素質教育全面深化,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業質量實現雙提升,洋思中學成為全國素質教育典型。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8%以上,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達99.5%以上,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8%以上,各學段學業合格率均達泰州市先進水平。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考四星級高中錄取線連續兩年保持泰州第一。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高考成績本科上線率和錄取率連年攀升,今年高考本二以上進線率48.44%,比上年提高5.77個百分點,400分以上高分段考生約占全省的1/30,5名學生被清華和北大錄取。職業教育持續快速發展,對口單招連續19年蟬聯泰州各市 (區) 第一。
師資隊伍建設明顯加強。堅持把師德建設與踐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結合起來、 與學習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結合起來,扎實開展一年一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涌現出了無償捐獻骨髓的葉彪、勇救落水學生的楊向明、救人不留名的謝兵等模范人物。大力實施 “名師培養工程”,切實加強師資隊伍能力建設,涌現出一大批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 名教師、特級教師。目前,全市在職教師中共有全國優秀教師12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27人,省特級教師24人,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2人,省師德模范2人,省“333工程” 培養對象5人,泰州市“311工程”培養對象36人,泰州市、泰興市“名校長”、“名教師” 26人,縣級以上各類骨干教師1010人。
投入保障機制明顯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所需經費全面納入市級財政保障范圍。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建立,做到 “三增長”。 2013(2014)年,我市預算內教育撥款(不含教育附加)135980萬元,同比增長18.77%; 小學、初中、高中、職中和幼兒園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7.57%12.74%、13.65%、1.11%和 0.32%;小學、初中、高中、職中和幼兒園教育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16.84%、10.07%、0.72%、2.8%和2.42%。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日益完善,2013 年政府資助30296人次,資助總額2066.44萬元,全市沒有一個學生因貧失學。
教育現代化建設明確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機制”等主要目標。我市將繼續把突出公平普惠、突出優質特色、突出改革創新等作為重點工作,在更高標準上提高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