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名老師再赴甘肅支教
| (記者 莊磊 通訊員 謝道權)短暫的假期轉瞬即逝,這些天老師們都忙著備課,而來自洋思中學的陳輝老師和來自襟江小學的顧云志、劉丹老師夫婦,卻在忙著整理行裝,和家人道別。8月28日,他們再次遠赴甘肅支教,為生活在戈壁灘上的人民解放軍95972部隊子女學校里的隨軍孩子們繼續編織上學的夢想。
95972部隊是一支空軍部隊,駐守在西北戈壁,擎起了護衛祖國藍天的神盾。然而那里自然、生活條件艱苦,隨軍子女所受的基礎教育相對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官兵子女成長成才。2012年,經教育部、省教育廳引薦,市教育局與95972部隊建立“軍地結對共建”關系,落實洋思中學、襟江小學與該部隊子女學校開展為期3年的首輪結對共建活動。結對第一年,洋思中學語文教師陳輝、英語教師焦小波,襟江小學語文教師顧云志、數學教師劉丹,趕赴該部子女學校支教。8月27日,記者走近他們,聆聽他們在子女學校的點點滴滴。 有一天我們離開了,要把理念留下 “當地地處戈壁大漠,長期缺乏與外界交流、溝通,教育理念相對來說有點滯后,可以說還停留在填鴨式教育階段。如果要談多元化的發展,做得很不夠,尤其是小學。”任子女學校德育處副主任的顧云志看來,支教更多地是為老師帶去理念上的更新,為學生帶去豐富的活動,促進他們多元發展。“所以,我們把襟江小學‘知情行合一’的德育模式帶到戈壁后,為他們進行思想理念上的徹底更新換代。” 由于科研部隊涉及絕密,又地處西北戈壁,孩子們接觸到的知識主要來源于書本。2013年春學期,顧云志利用圖書閱覽室豐富的書籍,開展以“書香潤童年。好書伴成長”為主題的第一屆讀書節,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營造閱讀氛圍,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顧云志深知,僅憑一己之力,是無法推動整個學校的理念改革的。更何況,總有一天他還是要回到泰興的。于是,他便以自己所帶的班級為點,逐步將理念的傳輸輻射至全校。顧云志留意到,自幼跟隨父母從軍、在部隊長大的孩子時常缺少父母的照顧,在習慣的養成方面有所欠缺,便結合當地實際,開展“班級之星”爭創活動,經過一年實踐,孩子們在衛生習慣、聽課習慣、作業書寫習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 數學老師劉丹起初接手三年級時,學生上課很沉悶,讓她覺得“就像我講我的,他們看他們的,沒有互動”。隨著一次次把數學知識編進故事、帶著孩子們到戶外體驗數學的魅力,孩子們越來越對數學感興趣。在講分數時,劉丹帶著自己僅剩的一袋肉脯去上課,沒想到有了意外的收獲:“快下課時我說要分肉脯,問大家3片肉脯怎么分給26個人。當時他們幾乎秒答,說加上我就是27個人,每個人可以得到一片肉脯的九分之一。我以前是教5、6年級數學的,這樣的解題思維基本是中高年級孩子才有的,當時特別驚喜。” 教學創基地建校50年來首個輝煌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洋思中學的創新課改教學理念。走進子女學校后,陳輝將這一先進理念毫無保留地帶進了戈壁灘。 這樣的模式也出現在八年級英語課堂上。焦小波介紹,環境的封閉讓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上都或多或少有欠缺。“尤其是聽力、口語,放一段錄音,不一定聽得懂,口語交流也有一定困難。寫作上突出的問題是書寫比較差,可以說英語的學科基礎是語數外里最不好的。”焦小波耐心地帶著孩子們各個擊破,并為孩子們對“癥”下藥。“一年過去了,26名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長足進步。上一年期末全班均分72分,90分以上三人。一年后均分80多分,90分以上18人。我心里蠻高興的。” 不僅如此,支教一年后,孩子們的中考成績提升速度之快可謂驚人,讓酒泉市其它學校都刮目相看。“去年參加中考的孩子,最高分548分,錄取的學校基本上是三流的,今年11個孩子中考,4個正取當地最好的高中酒泉高中,最高的考了700分,還有一個考了699分,而酒泉高中的起分線是648分。”陳輝萬分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樣的成績被譽為“基地建校50年來的首個輝煌”。 他們無數次給我感動 作為支教隊伍中唯一一位女教師,身為母親的劉丹在走進戈壁后,把對自己孩子的愛奉獻給了更多的孩子。劉丹告訴記者,班里一名學困生,平時成績不怎么好,其他孩子不愿帶他玩。班級每次有活動,劉丹都牽著他的手帶他玩。“后來孩子跟我說,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他很愛上我的課,這句話聽著特別窩心。” 7月,劉丹一行即將結束一年的支教返回泰興。臨行前一天,得知老師要走的消息,平時貪玩的學生王祥宇非常舍不得,一整天都吃不下飯、不出門玩,跟媽媽說要請劉老師吃飯。“因為一整天沒聯系上我,他晚上直接找到我家,說要請我吃飯,我和我先生都非常詫異,被他的可愛舉動逗得又笑又哭。”當天晚上,孩子們和家長更是將老師的宿舍樓圍了個水泄不通,一樓到四樓樓道墻壁上貼滿了孩子們寫給老師的紙條,直到凌晨兩點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第二天,支教組到機場后,發現有家長和孩子前來送行,離別的情緒讓大家一次次淚流滿面。 顧云志告訴記者,身處軍營環境,他內心很有觸動:“部隊有句話,叫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很多國防科技工作者真正是堅守戈壁灘幾十年,相對于他們來說,其實我們很渺小。我會用軍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指引自己今后的工作。” 和4歲的女兒短暫地團圓后,劉丹和顧云志又一次離開自己的“小家”,趕赴甘肅的“大家”。劉丹說,盡管不能陪伴在女兒身邊是一種遺憾,但她無悔,“在邊疆支教的這段日子將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新學年,洋思中學數學教師王九明、英語教師李飛加入了新一批援教隊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