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激素奶”?
對于“激素奶”,鮮奶生產商和中國奶業協會均矢口否認,表示高齡奶牛產奶少、質量差,沒有經濟效益,而奶牛使用抗生素期間所產的奶也都會被倒掉。 據介紹,現在養牛已經成為微利行業,步步升高的飼料價格讓奶牛吃的就是“青春飯”,給老牛打激素產奶,無異于做賠本買賣。 “每頭奶牛一年中有2個月處于干奶期,10個月處于產奶期。每天產奶量達到20斤以上是一個硬指標。”鞍山一家大型奶牛養殖企業負責人盧先生透露,一旦低于這個量,即使這頭牛處于青壯年時期,仍然難逃被宰殺的命運。 盧先生強調,之所以控制這么嚴格,是因為牛在青壯年時期是產奶的高峰期,一旦達到七歲以上,身體條件就會退化,無法滿足產奶量的需求。“現在一頭奶牛一年的飼料價格已經上漲到6000多元,養老牛產奶,咋算都不劃算,大型養牛場不會選擇這種方式。” 至于牛奶里的抗生素,盧先生表示,給牛打抗生素是疾病防治的常規手段。但牛一旦注射,需停藥一周后才能擠奶銷售。而且牛奶也必須接受檢驗,不得有任何殘留。 奶中抗生素有嚴格的規定 “高齡奶?考に禺a奶這件事是無中生有。”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表示,在世界上還沒有刺激奶牛產奶的這種激素。 但是,對于牛奶中含有抗生素的說法,谷繼承并不否認,他介紹說,對于給生病奶牛使用抗生素,國家是允許的,而且出臺了嚴格的規定加以限制。 “奶牛哪個地方發炎了用抗生素,這種情況國家也是允許的,但是對用抗生素是有嚴格規定的,有停藥期的。在停藥期奶牛產的奶,奶農或者牧場自行處理,加工廠不收這樣的奶。”谷繼承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其實牛奶里的激素并不像聽起來那么可怕。 “這是一個很常見、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也既不是現在才有的,也不是只有我們這兒才有的。奶里的激素水平是很低的,奶本身的激素其實起不了很大的作用,正常的牛奶喝了以后也有可能升高激素水平,這個事情是很正常的。”范志紅說。 “關鍵是激素一直未納入乳品的日常檢測。”乳業專家王丁棉透露,對激素的檢測、監控是國內的盲區。而早在圣元事件時,食品安全國家評審委員會檢驗方法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邵兵就表示,從技術上說,可以把奶粉激素的檢測納入,但要使用同位素,檢測方法復雜,成本昂貴,因此數年來一直未見動靜。“可能將來會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里納入相關的監測內容。” 然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業教授李里特卻認為,牛奶里的抗生素在某種程度上比激素更可怕,因為它給所有人的頭上都懸上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這就是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催奶素”并不是“雌性激素” 有人以為“催奶素”就是雌激素,奶農給奶牛注射雌激素催奶,因此導致奶粉中雌激素含量高。 “實際上,如果給奶牛注射雌性激素,反而會抑制產奶。”據食品工程博士江樺介紹,所謂“牛奶激素”或“催奶素”,其實是牛的生長激素(BST),既牛腦中分泌的一種蛋白質,而不是有人所說的“雌性激素”,F在已能利用生物技術生產上述的蛋白質,被稱為“重組牛生長激素”,簡稱rBST。 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奶牛生下小牛后才開始分泌乳汁,經過一段時間產奶量達到高峰,而后逐漸下降,直到停止分泌。產奶量的上升和下降跟母牛乳房里產奶細胞數量的變化有一定關聯,在每個哺乳期的初期,產奶細胞數量增加,以后不斷減少。但如果在奶牛到達最大產奶量之前給它注射rBST,就能延緩其泌乳水平下降的速度,一般可使產奶量增加11%—25%。 早在1937年科學家就已發現,給產奶母牛注射牛生長激素(BST)可避免產乳細胞減少,從而提高奶產量。但在當時,BST的唯一來源是從牛的垂體中提取,量微價昂,很難應用。 1980年代,孟山都公司用遺傳工程技術在大腸桿菌工程菌種中生產出了基因重組牛生長激素(rBST),商品名稱為Posilac。1993年美國食藥監署(FDA)允許給奶牛使用rBST,以提高牛奶產量。 據了解,生長激素不耐熱,用巴氏消毒滅菌后牛奶中90%的生長激素會失去活性。生長激素是一種蛋白質,口服它將會在消化道內被消化掉,難以完整地進入體內,因此必須通過注射才能發揮作用,口服無效。而且,牛生長激素和人生長激素有很大的區別,即使牛生長激素進入人體,也不會發揮生長激素的作用。可以認定牛奶中的生長激素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生長激素安全性尚無定論 rBST的商業化和廣泛使用,促使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監管機構以及消費者保護組織關注其健康影響,一些國家著手做安全性評估研究。 由于目前尚無法區分牛奶中所含的天然BST和rBST,因此美國通常采用自動標識,用記錄或“聲明不含”的方式對廠商使用rBST實行管理。美國食藥監署、美國醫學會、美國營養學會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都聲稱,用rBST處理過的牛所產的奶類、肉類對人類健康是安全的。但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至今沒有提供“rBST安全”的結論,歐盟的專門機構則在1999年3月發布了有關“rBST對人類健康可能存在風險”的技術報告。 在國際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以色列和歐盟27個國家明令禁用rBST,我國也未允許生產使用這類激素;而在美國等20個國家使用rBST是合法的。2007年美國食藥監署的一個乳業調查報告指出,全美只有17.2%的奶牛用了rBST。同時要指出的是,由于公眾日益警覺,越來越多的美國生產商和銷售商開始站到“不用重組牛生長激素”的隊列里。(記者 李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