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浸種催芽技術(shù)要點(diǎn)
曬種 浸種前一周選晴天將種子曬6~8小時,然后將曬好的種子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jīng)鐾感?以促進(jìn)種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曬種也可殺死部分附著在稻殼上的病菌。在竹匾或泥地上曬種較好,但不能直接把稻種攤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曬,以防曬傷稻種。 選種 要求用清水選種,把浮在表層的秕谷撈出,選用飽滿的稻種,以培育出整齊健壯秧苗。 提倡活水浸種 浸種時間不易過長,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即白天浸種、夜晚撈出攤開,浸種時最好將種子放入流動清水中先浸6小時(無流動清水的要每隔4-6小時左右換水一次)。 提倡藥劑浸種 部分品種受病菌感染嚴(yán)重,建議采用藥劑浸種,包衣種子除外。清水浸種6小時后,使附在種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動,再進(jìn)行藥劑殺菌。目前常用的藥劑有25%咪鮮胺2000-3000倍液(即2ml兌水5公斤,浸種4-5公斤)浸種6小時。消毒藥液應(yīng)高出種子表面一寸(消毒期間不換水),然后把稻種用清水反復(fù)沖洗,把殘留藥液沖洗干凈。 催芽 前還有不少農(nóng)民喜歡將種子裝在編織袋中催芽,甚至因為溫度上不來,將種子放在太陽下曝曬,往往造成燒芽。最好最簡易的方法是用雙層、無病、濕潤麻袋催芽,在地面墊一層無病稻草,將一條麻袋鋪好,把種子均勻地鋪在上面,再將另一條麻袋蓋在上面,中途只少許注意是否添加水分即可。也可裝入麻袋或比較通氣的編織袋,四周可用稻草封好保溫。谷種升溫后,控制溫度在35~38℃,溫度過高要翻堆,過低則潑溫水。經(jīng)20小時左右,谷種即可露白破胸。到5月中下旬氣溫正常,則采用日浸夜露方法,無需加保溫材料,均可正常發(fā)芽。 適時播種 谷種露白后調(diào)溫到25~30℃,適溫催芽促根,待芽長半粒谷、根長1粒谷時即可播種下田,機(jī)插拋栽育秧芽長要適當(dāng)短些,在催芽中要隨時注意谷種溫度的變化,防止谷種溫度過高或過低。溫度過高會燒種,過低則會發(fā)酸臭酒,影響發(fā)芽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