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年產值超450億元
| (記者 馬宏飛 特約記者 吳斌)經上級統計部門核準,2011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實現高幅增長,累計完成產值458.8億元,比2011年增長49.3%,成為工業生產增速最有力的“推動器”。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是評價制造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分析指標。在最新公布的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中,這一指標被列為經濟發展的九大核心指標之一。據統計,2011年,我市這一指標達4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6個百分點,高于泰州市近5個百分點。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高幅增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產業升級‘468’計劃的深入實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設備、高端裝備制造‘四大新興產業’的加快發展。”市科技局局長焦國慶說。 2011年,我市相繼制定出臺了優勢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倍增、規模企業培育等“三大計劃”,以及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戰略,制定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施意見和若干政策,扎實推進創新型城市試點和產業轉型升級“468計劃”,即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設備、高端裝備制造四大新興產業,創建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虹橋新興產業園等六大特色園區,打造減速機制造、船舶制造及設備等八大特色產業集群。堅持以科技創新和項目開發促轉型,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61個,計劃總投資283.6億元,其中1億美元以上工業項目15個、總投資205.2億元;開發實施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項目17個、總投資107億元;實施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20個,總投資67.6億元。 近年來,我市積極引導經濟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通過引導企業創新創業,加大科技投入,并大力推動新材料領域的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超前布局四大新興產業。現已初步形成以圣達銅業銅錫合金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以富鋒生物柴油項目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南極集團為代表的環保產業,以及以新揚子海洋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 同時,我市有序開展信息化建設,濟川藥業等8家企業申報為省“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華騁科技公司成功入選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十百千億企業培育對象,泰隆集團的大型模塊化減速機列入省轉型升級技改專項,濟川藥業、宏大特種鋼等企業還成功申報為省“十一五”技術改造先進企業和示范項目。 “隨著‘468’計劃的深入實施,四大新興產業已初具雛形,六大特色產業園區正在規劃建設,虹橋新興產業園、環保科技產業園和農產品加工園初具規模;八大特色產業集群規模擴張速度加快,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為全市的產業轉型夯實了基礎。”焦國慶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