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化學酒精循環生產工藝成國家標準
(記者 馬宏飛 特約記者 張鳳軍 通訊員 陸蘇華)11月15日上午,市金江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收到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的認證函件:該公司的酒精循環生產工藝標準達到節能、節水、節材和廢物綜合利用的目的,且豐富了國家循環生產的標準化體系,確認為新的國家標準,并稱之為國內酒精生產行業新的“風向標”。“這一標準的制定和取得,泰興質監局功不可沒。”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鄧宇雄介紹。 位于市經濟開發區內的金江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木薯、紅薯為主要原料,使用傳統發酵、蒸餾工藝生產食用酒精的企業,副產二氧化碳。近年來,該公司在泰興質監局的關心支持下,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生產工藝,采用高效資源利用技術,將原先的“資源→產品→廢棄物排放”開環式生產模式改進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閉環式生產模式,不僅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還大大提高了資源節約及綜合利用率。 “2007年8月起,公司主動參與國標委組織的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申報工作,并于當年成為國標委首批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鄧宇雄介紹,近年來,公司先后投入1600多萬元,按照“技術改造+工藝革新+標準化運作”的模式,建成酒精廢糟液綜合處理系統、冷卻水循環使用系統、余熱回收利用系統、二氧化碳回收系統和廢水循環使用系統。 在試點過程中,泰興質監局向企業派駐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業務指導,采取“外培、委培、自培”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標準化專業基礎知識、循環經濟關鍵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培訓,整體提升了員工的循環經濟標準化執行水平。泰興質監局局長朱宏全介紹,該局指導企業制訂了《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監督檢查管理標準》、《食用酒精循環經濟運行監測》,及時收集有關酒精生產節能、節水、節材和廢物綜合利用、清潔生產、標準化工作等相關文件資料。根據酒精生產循環經濟標準化需要,為企業編制了循環經濟標準化需求分析報告,先后制定并完成了96項企業標準的制修訂計劃,使企業形成了一整套與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相配套,產品標準、工藝標準相銜接,覆蓋公司各個生產環節的酒精生產循環經濟標準化體系,標準覆蓋率達到100%。 “循環系統標準化體系的綜合運用,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提升了企業的環保和社會效益。”鄧宇雄舉例說,廢糟液綜合處理系統采用生化處理技術,全封閉式厭氧發酵,消除了各種廢液中的COD,使酒糟廢液中的有機質轉化為沼氣,沼氣直接供鍋爐燃燒產生蒸氣,既節約用煤,又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公司年均節約原煤4.3萬噸,減排二氧化硫340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