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炒栗子不宜多吃
2011-10-16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記者 蔣燕)秋風一起,大街小巷除了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之外,糖炒栗子的叫賣聲和甘香,總會讓人擋不住誘惑買點嘗嘗。很多年輕人都在相傳栗子補腎,多吃強筋壯骨,就敞開肚皮大飽口福,殊不知吃多了會產生副作用。
戴女士是糖炒栗子的忠實粉絲,每年糖炒栗子一上市,她準會買上一些吃過癮。這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順道買了2斤,吃完后發現自己肚子漲氣甚至還出現了便秘的情況。她只知道板栗營養豐富,哪知道吃多了會產生副作用。 日前,記者走訪了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朱躍華醫生。朱醫生說,中醫認為栗子益氣補脾,具有厚補胃腸的功效,同時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有效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體健康。 雖然栗子渾身是“寶”,但是吃多了也會損害健康。在我國經典食療籍中記載,栗子為“腎之果”,具有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從它的營養成分、含量及營養價值來看,栗子富含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70%,蛋白質含量為7%到10%,幾乎可以和我們的日常主食米、面相媲美。同時它還含有脂肪、鈣、鐵、磷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2含量是大米的4倍左右。另外,它所含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在飲食日趨精細的今天,作為堅果的栗子可作為日常平衡飲食中粗糧的有效替補。但栗子生吃難消化,熟吃易滯氣,所以一下子不能吃得太多,以10顆左右為宜。 “糖炒栗子經炒制,比燒煮的栗子,水分揮發多,甜味增加。所以吃進同等量的糖炒栗子和燒煮栗子相比較,糖炒栗子淀粉的含量更多,能量的攝入也就更高。因此對于糖尿病、肥胖人群來說,吃糖炒栗子就不易做到能量攝入的有效控制,建議這類人可選擇適量吃些燒煮栗。”朱醫生建議,對于那些患有急性胃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不要吃栗子。而對于因維生素B2攝入缺乏而致的口舌生瘡、口腔潰瘍者來說,吃一點會很有幫助,如小兒口腔潰瘍,板栗粥就是一道很好的主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