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蘇泰興漁業科技入戶悄然帶來的新變化
最近,泰興市組織專家組成員進行了漁業科技入戶中期督查驗收。在這次活動中,專家組成員認真聽取了各個技術指導員的匯報,仔細查看每本技術指導員手冊和抽查示范戶手冊的填寫,以及各項基礎資料的準備,并深入到示范戶的塘口進行個別走訪調查。通過督查發現,今年的漁業科技入戶工作比往年更加扎實,手冊填寫較為細致,到戶訪問率明顯增加。各種情況表明,通過這幾年機關作風建設,漁業技術指導員情系三農,為農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工作細致,貼近養殖戶,有效指導了漁業科技入戶工作。同時,專家組驚喜地發現,漁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幾年來,泰興市的漁業生產正悄然發生新變化,出現許多新氣象。表現在 “五新”: 一、 養殖觀念更新 長期以來,糞肥養魚、坊渣養魚、大草養魚的老觀念在老一代的水產養殖戶中根深蒂固,這種養殖方式不僅養殖產量得不到提高,塘口臭氣熏天,而且水質不易調控,極易造成泛塘事故的發生,F在提倡健康養殖,生態養殖,以生物菌為代表的水質調控技術、水草栽植技術普遍為廣大養殖戶所接受。由于水質調控得好,不僅塘口水質清新,氣味自然,而且魚病發生明顯減少,養殖成活率明顯提高。 二、 養殖模式更新 過去,以青、草、鰱、鳙四大家魚為主,畝產量在200-250公斤徘徊。這幾年推廣池塘主養高產、混養套放技術,充分利用水體資源,發展以特種水產為主的高效漁業,產量、效益明顯提高。常規魚產量在750-1000公斤已不足為奇,特種水產養殖畝效益都在4000元-8000元。至2010年底,泰興市高效漁業面積已達2.81萬畝,占全市養殖面積的42.75 %。 三、 安全生產意識增強 隨著不斷的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執法檢查,使示范戶安全生產意識進一步得到增強。什么是違禁藥物,什么是漁藥休藥期,一般的養殖戶都能說出個所以來。清塘藥物、治病用藥都能在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進行。象孔雀石綠、呋喃唑酮(痢特靈)等違禁藥物已不見蹤影。 四、 設施漁業發展迅速 近幾年來,我市設施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以往只在市水產良種場等規模較大的養殖戶塘口見到增氧機械,投餌機則較為少見。如今,只要是精養塘口都設置了增氧機、投餌機。在河蟹、鱖魚、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塘口,微孔管增氧設施也在不斷增加。僅以市水產站推廣的增氧機械為例,2006年共推廣增氧機、投餌機 8 臺,而到今年8底則推廣210臺, 增加了202臺,增長了26倍之多,尚不包括有的養殖戶自行購買的增氧機械。設施漁業的發展,不僅為養殖戶提供了安全生產保證,增強了水產養殖的信心,提高了養殖產量和效益,更重要的是使泰興市的漁業生產的發展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五、 垂釣休閑漁業異軍突起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追求生活的多元化,回歸自然意識增強,休閑垂釣漁業應運而生。一些養殖戶看準商機,兼營垂釣漁業。特別是一些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紛紛投入休閑漁業,為泰興市漁業生產帶來了生機和活力,F在,在城郊,在鄉鎮,在沿江,一處處具備一定規模,集垂釣、休閑、觀光、食宿于一體設施齊全的垂釣場比比皆是,F在,我市共有 90個休閑漁業基地 ,休閑垂釣漁業面積達到6000多畝。其中,具有2個省級、5個市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為我市休閑漁業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