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車里的瓶裝水會致癌嗎?
在后備廂放一箱礦泉水被很多有車一族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北京車主王先生稱自己經常將瓶裝水放在車中,這樣想喝時可以隨時去拿。李女士表示,放在后備箱的礦泉水水瓶內會有些蒸汽,有時候水喝起來還是溫溫的。但對于車里的瓶裝水到底能不能喝,是否真的會致癌,車主們均較少關注或者壓根不清楚。 最近微博上流傳著一則消息稱:“‘不要喝放在汽車里的瓶裝水’,有位朋友的母親最近才被診斷出乳腺癌。醫生告訴她:女性實在不應該喝放在汽車里的瓶裝水。熱能和塑料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而這將會導致人們罹患乳腺癌。在此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小心并且千萬不要喝放在車子里的瓶裝水。”“致癌”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近5萬名微博網友的轉發評論。 據悉,“放在汽車里的瓶裝水有害婦女健康”這則消息最早來自于2007年在美國盛傳的病毒郵件。2007年6月,國際瓶裝水協會發表聲明稱:“目前尚無研究證明瓶裝水容器在熱環境(如高溫汽車)中會析出任何可能導致乳腺癌或其他疾病的化學物質。那些病毒郵件和傳聞只是為了迷惑公眾。”那么后備廂不斷被“加熱”的瓶裝水,究竟能不能喝? 高溫儲存對水質不好 如同飲水機中的水不斷被加熱一般,夏天汽車后備箱內的瓶裝水也在太陽的暴曬下被反復加熱,一般來說溫度也能達到50至60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其水質是否會發生變化呢?對此,清華大學環境與工程系飲用水安全研究所張曉健教授表示:“較高的環境溫度,任何食品都不適合保存。雖然我們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實驗,但從概念上來說,水在高溫的條件下儲存對水質不好。” “高溫容易滋生細菌。雖然是密封的瓶裝水,但也不排除水中有殘留的微生物。如果瓶裝水被不斷加熱,其中殘留的細菌就會生殖繁衍,人們飲用后可能會造成不適、腹瀉等,甚至產生致癌的物質。”張曉健說,“當然,這主要和食品生產、包裝行業的衛生安全有關。一般來說,經過檢測、有衛生許可批件的食品是沒有問題的。” 礦泉水超過70℃對人體有害 查詢資料,筆者了解到每個塑料瓶在底部都有一個數字(它是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型,三角型里面有一個數字)。如果數字在“5”或以上就可以循環再用,數字愈大愈安全。如果小于 5或者沒有數字,就表示該塑料瓶不能再利用或加熱使用。一般泡茶的塑料耐熱杯底部標示為5,但是一般礦泉水瓶底部標示為1,所以最好不要將其加熱或放在汽車內“曬太陽”。 因此,除了水質本身,塑料包裝也會影響到瓶裝水的健康飲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表示:“合格的礦泉水瓶是用合成塑料PET塑料制成,包裝公司在制作過程中要添加各種助劑,如抗老化劑、抗氧化劑、催化劑等。一般礦泉水瓶是不耐高溫的,溫度超過70攝氏度時瓶子會發生物理變形。” “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這些添加助劑是允許存留的。但是,人體長期飲用瓶裝水,‘殘留’就變成了‘累積’。有些塑料瓶中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及微量的催化劑等成分,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溫或被酸性溶液腐蝕,就會慢慢溶解并釋放出一種有害人體健康的低分子物質。”董金獅介紹。 “如果汽車后備廂里的溫度超過70攝氏度,礦泉水瓶容易發生老化,有害人體健康的有害物就會加速溶解到水中,而水中的溶解氧則會揮發,這也就是為什么暴曬后的瓶裝水會發苦的原因。飲用這樣的水是有害的,其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系統,甚至是免疫系統等。” 少喝“加熱”后的瓶裝水 為了避免水質變化影響健康,張曉健建議:“一般來說,盡量不要讓太陽照射或者加熱瓶裝水。無論在什么環境下,都要注意瓶裝水的保存條件,溫度低比溫度高更適合存儲水和食物。另外,車主一定要在短期內把開封的水喝完。因為水在開封后,如果短期之內不及時喝完,很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發生變質,對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對于不少經常喝瓶裝水的有車一族,董金獅也提醒道:“打開蓋子的各種飲料應當在2小時內喝完,而開封的瓶裝水,也應當在一天內喝完,不然會造成微生物的超標。夏天車內一般不是常溫,而且溫度偏高,應注意將瓶裝水冷凍放置。”另外,對于自己購買的瓶裝水,車主要注意不能將其置于汽車后備箱過久,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避免瓶裝水被反復“加熱”后飲用。 董金獅表示:“不能把瓶裝水當成日用水來喝,會喝出問題來的,瓶裝水是經過加工的水,其有害的物質雖被過濾掉了,但不能避免某些有益的物質也被去掉。長期喝瓶裝水不僅無法較好地獲得這些營養物質,而且被反復加熱的瓶裝水,還可能造成殘留物的累積,對人身體產生較大的危害。”(實習生 彭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