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在泰興》系列報道之四:專利產品,打造行業“話語權”
經過嚴格的基層推薦、預審、公示、審核等程序后,日前,省知識產權局正式批準江蘇泰隆機械集團公司躋身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并獲得省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 泰隆機械集團近年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組織技術人員先后研制各類高新技術產品50多種,其中獲新產品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40多項、授權專利25件。該集團研制的核電水循環驅動泵用減速機通過了美國福斯公司和我國廣東核電集團驗收,并用于遼寧紅巖河核電工程。這是國內首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配套減速機,改變了我國核電裝置應用減速機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市科技局局長焦國慶說,近年來,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精心組織開展“百企三創”活動,把優化專利結構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全力創新服務手段,拓寬服務領域,使專利結構在更廣的領域里優化,專利質量得到了提升。同時,會同市商務局對全市有外貿實績的內資企業和三資企業就知識產權管理、研發投入、涉外專利申請、涉外商標注冊、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等方面進行調查摸底。針對部分企業專利少且部分已失效的現狀,加大對進出口企業的指導力度,精心組織外貿知識產權專項培訓工作,并積極申報國際專利。1~10月份,全市完成專利申請1168件,其中發明專利185件,專利授權651件,發明專利授權32件;國際專利21件,專利授權3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泰州第一。 一大批專利產品的投產上馬,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本行業擁有了“話語權”,成為本行業的“單打冠軍”。市維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太陽能背膜主要在太陽能電池板中起支撐保護作用,是太陽能電池板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公司副總經理顧立新告訴記者,以往國際上只有8家企業具備生產能力,國內尚無生產廠家。該產品的研制成功不僅完善了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背膜產品系列,還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主要性能指標已達到或超越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同樣,江蘇南極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VCMBR型船用膜法污水處理設備技術,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位置;市圣達銅業有限公司的銅錫合金接觸線項目的成功實施,改寫了我國高速鐵路接觸線依賴進口的歷史;兆勝集團、航聯電連接器等企業的產品已成功為直九飛機、神舟系列飛船、嫦娥一二號探月衛星等國家科技尖端領域配套。 過得硬的專利產品贏得了一批省級以上“研發總部”在我市落戶,目前,我市已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我市正成為全省傳動機械、醫藥化工、環保裝備及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高端產品研發推廣的“大本營”,促進了傳動機械、環保設備、醫藥化工等主導產業的技術升級。泰隆、湯臣壓克力等10多家企業,還參與了傳動減速機、有機玻璃板材、納米材料等數十項國家標準的制訂和修訂,進一步確立了企業的“國家級行業話語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