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嚴防感冒 食療運動益養生
連日來的降雨降溫,不少老人和兒童患感冒、呼吸道和腸胃疾病。蓬溪縣中醫院兒科及內科專家提醒廣大市民—— 秋季嚴防感冒 食療運動益養生 本報訊 (記者 唐紅梅) “由于近日溫度變化比較大,連日來的降雨降溫天氣,抵抗力相對較弱的兒童和老人患感冒、腸道和呼吸道疾病的不在少數。近段時間,我們急診科收治這類病人也比較多,很多時候輸液室都打擠。”9月1日,記者走訪了蓬溪縣中醫院急診科、兒科及內科發現,相比8月連續高溫酷熱時段,醫院的病人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減少,但前來就醫的患者群卻有了一個新的特點——老人和小孩占絕大部分。該院急診科護士長羅瓊容告訴記者,每年的初秋季節,由于季節交替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最近這段時間收治的兒童,大多都是因為感冒。還有一部分是腸道感染等引起腹瀉的比較多。”急診科兒科專家說。氣溫的變化,再加上兒童抵抗力較弱,使患感冒的孩子數量有所增加,“感冒引起的發燒、咳嗽、抽筋和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瀉是主要癥狀。”專家提醒幼兒家長,季節交替時細菌滋生,要嚴防孩子感冒。在飲食方面,應該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少吃油膩食品。 隨后,記者走訪了該院內科病房。內科主任唐春秀告訴記者,雖然剛入秋,但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病人已有相對增多趨勢,而且感冒、腹瀉病人也不少。 “腹瀉的發病與氣候密切相關。入秋后,天氣漸涼,晝夜溫差較大,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會使神經功能紊亂,血液中的化學成分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另外,由于天氣轉涼,人們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腸道的負擔加重,再加上情緒不良、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等因素,這些都易導致腹瀉發生。”唐春秀指出,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后著涼,因為疲勞使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虛而入。此類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應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煙禁酒,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 “入秋了,多吃梨子可以預防和幫助治療與肺有關的疾病。”唐春秀主任說,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 在穿著上,唐春秀提醒,可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這樣能避免因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陰氣外泄等情況。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增加皮膚的血流量,使皮膚代謝加快,機體耐寒能力增強,有利于避免傷風等病癥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