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和科協工作會議召開,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泰興,為推進“學趕蘇南、跨越發展”,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市委常委李仁國主持會議并講話,市委常委、副市長王越作工作報告,市領導陳培才、楊晉安、張春山出席會議。
2009年,全市科技、科協戰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總體工作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科技強市”戰略,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38.76億元,比上年增長48.29%。產學研合作深入推進,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知識產權工作不斷拓展,專利申請總量和增幅繼續保持泰州領先水平。科普宣傳豐富多彩,全市“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氛圍日益濃厚。
會議明確,今年全市科技、科協工作的主要目標為: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1%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3%以上;發明專利增幅達50%以上;通過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市和科普示范市驗收;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以上。
會議指出,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突出“四個更加注重”:在不斷擴大科技產業化規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彰顯科技優勢;在不斷增加創新產出數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提高產出的質量和效益,強化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高水平,帶頭轉型;在不斷拓寬科技項目及科技工作覆蓋面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培育重大項目亮點,整合使用好各種資源手段,打造特色,擴大影響;在不斷加強與院士溝通聯系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與我市產業結構間的關聯度,著力幫助企業引進高端人才。
會議要求,全市上下要更加自覺地把科技創新工作擺上突出位置,大力推動創新型經濟加速發展,為全市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組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效農業規模化“三大工程”,積極推進高新產業發展。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省重點扶持的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產業,以及列入國家火炬計劃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特色產業,加大扶持開發力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積極指導傳統機械產業企業對現有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和高位嫁接,推動傳動機械產品向高端發展。要以認定創新型企業為契機,推進科技研發平臺建設。以提高創新能力為切入點,推進科技創業平臺建設;以科技合作年為載體,推進產學研平臺建設,努力提高全市科技創業水平。要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投入機制和服務機制,扎實推進創新型泰興建設。抓緊制定我市科技型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引導企業進一步強化技術創新投入主體的意識,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投融資體系,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要大力實施重點企業輔導、百家企業推進、中小學生發明創造激勵和本土專利人才培養等工作,全面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努力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在更高層次上發展。要進一步強化科普服務、載體建設和科協組織建設,廣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企業“院士工作站”創建活動,大力拓展科普事業空間。
會上,市委、市政府對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節能環保型球團鏈篦機關鍵制造技術及應用”項目開發企業——江蘇宏大特種鋼機械廠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5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授牌,表彰了2009年度科技科協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虹橋工業園區、姚王鎮等5家單位和個人作了交流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