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科技創新 加快轉型升級——訪市科技局局長張樂
| “應對后危機時代,科技創新已經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科技工作將緊緊圍繞發展創新型經濟這條主線,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市科技局局長張樂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科技工作將立足“三個更加注重”,即在不斷擴大科技產業化規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在不斷增加創新產出數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提高產出的質量和效益,強化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在不斷拓寬科技項目及科技工作覆蓋面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培育重大項目亮點,打造特色,擴大影響。確保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達30%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確保全市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低于1.2%;確保全市發明專利增幅明顯高于專利申請總量增幅,推動全市創新產出結構進一步優化。 “年內,我們將聚焦重點任務,強化關鍵措施,奮力提升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能力。”張樂表示。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放大稀土復合材料、河海納米材料、非晶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集群效應,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重點攻關高效機電節能、清潔生產、可再生能源應用等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領域,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內培育扶持2~3家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型企業;全力突破減速傳動、高附加值船舶、化學創新藥物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制約,大幅度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產品質量和性能,扎實推進傳統產業高新化進程。 用足用活國家及省科技扶持政策,廣泛發動并指導企業有針對性地申報各類科技專利專項,力爭使更多的企業進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的籠子。結合本市實情,組織認定一批科技型企業,出臺相關激勵扶持政策,籌建高新技術風險基金,促進、扶持科技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 深入開展“科技項目合作年”活動,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走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加強本土企業特別是30家骨干企業、50家成長型企業的研發機構建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企業院校行、院士(博士)企業行等活動的頻次,以小分隊形式,圍繞重點產業加強科技對接。啟動我市與江蘇工業學院聯合建立產學研聯合工作站,深化與高等院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或院士聯系點,年內力爭組建1-2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