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助陣傳統產業迸發新活力
2014-02-27
瀏覽次數:
大中小
(記者 王姝文)2月25日下午,記者在友誠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看到,工人正在對六臺即將出廠的最新款數控毛巾機進行最后的調試,準備運往國內知名毛巾制造企業浙江潔麗雅公司。 近年來,友誠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瞄準數控毛巾機市場,加大研發力度,經過3年多的自主研發,目前,他們的產品質量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公司總經理王勇介紹:“老式的毛巾機要用扳手機械來控制,毛型沒有變化,對工人的用工量和技術要求高。數控毛巾機不僅保證了毛的平整度,也保證了毛巾的品質,能滿足客戶品質個性化的需求。” 去年,友誠共申請十多項國家專利,其中兩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該公司還將目光瞄準國際市場,申請了三項國際發明專利,其中一項已通過國際審查。卓有成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帶領“友誠”走得更遠,“友誠”牌成為質量的保證,贏得了浙江、福建、山東等地眾多毛巾生產企業的青睞。 像友誠一樣,近年來,將“專利、標準、品牌”作為市場“敲門磚”的企業不在少數。去年,我市把“專利、標準、品牌”作為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的重要法寶,為推動經濟向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轉變提供了強力引擎。 日前,江蘇亞太泵閥收到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來的榮譽證書,企業發明的“1000千瓦級特大型潛水電泵”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這個擁有3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的產品,不僅打破了特大型潛水泵依賴進口的局面,而且使亞太再次成為國內行業標準的唯一起草單位。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年專利申請量達到4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達1200件,占總申請量的33.3%,授權專利2008件,其中發明57件。去年全市實現專利產業化產值76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