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當“搬運工”
(記者 張倫 通訊員 費兵)連日來,在江蘇三零面粉集團曲霞面粉廠內,每天都有10多輛卡車排隊裝車,將特制饅頭粉運往上海、浙江等地的“巴比饅頭”、“甘其食”早餐示范工程企業。目前,面粉生產線滿負荷生產,每月將近萬噸饅頭粉銷往上海、杭州、寧波等地。 “面粉的供銷兩旺,一方面來源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研制各種專用面粉;另一方面歸功于兩個機器人‘搬運工’,極大地釋放了生產效能。”面粉廠黨支部書記徐國平介紹,今年,企業有望實現銷售4.3億元,利稅1500萬元。 徐國平口中的機器人是企業新買的面粉碼垛機器人,由全球最大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公司之一的ABB集團生產,是集自動識別、自動搬堆、自動噴碼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操作系統。只要預先將生產程序輸入電腦,機器人就可替代人工搬運堆砌面粉,減少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車間生產效率。 長期以來,由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等原因,面粉搬運招工困難,一度造成面粉來不及派送,企業被迫停產。“面粉從車間里出來時就帶有溫度,如再遇上夏季高溫, 工人長時間、高強度勞動,勢必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徐國平說,從去年底開始,企業累計投入近800萬元,先后購買兩臺ABB集團生產的面粉碼垛機器人,并對面粉生產車間進行升級改造,迅速提高了出貨速度。 在面粉搬堆車間,記者目睹了碼垛機器人的“神奇”:諾大的車間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員,只見一個大型機械手臂不斷地開合騰挪,自動識別輸送帶上的不同面粉,并依次分類搬運堆砌。 “機器人帶來的不僅是工人勞動強度的降低,還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更給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副廠長劉平告訴記者。從生產效率看,過去每小時一名工人最多搬運面粉2.5噸,現在每臺機器人至少搬運40噸,生產效率提高近20倍。從搬運效果看,過去人工堆放的面粉雜亂不一,既不便于鏟車搬運,還存在錯放問題;現在機器人能根據包裝袋上的條形碼識別面粉,且搬堆重復定位精度在0.15毫米。再從食品安全角度看,過去工人與面粉接觸,存在污染面粉的機率;現在機器操作,有效避免了面粉與人員接觸,還能將面粉的相關信息噴碼在包裝袋上,用戶可據此追溯該袋面粉具體何時生產、何時出廠、何人操作等情況,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食品安全。 據介紹,明年,企業還將投入300萬元左右,引進面粉副產品機器人,對麩皮等自動灌裝、打包、搬堆,進一步提高面粉加工的自動化集成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