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苗豬飼養注意啥
豬舍預升溫 進苗前半小時,將豬舍的大環境溫度升高至不低于18℃,卸豬前打開保溫燈,保證保溫箱內溫度不低于21℃。 分欄與調教 依照豬群大小、強弱進行分欄。根據豬舍位置進行吃料、飲水、排便的調教。對部分排糞尿到睡覺位置或料槽的豬只加強調教,直到調教好;對難以調教的可綁飼料袋或其他玩具供仔豬玩耍,調教效果較好。 溫度控制 環境溫度低于仔豬的最適溫度時,會導致的癥狀有腹瀉、發燒、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并且容易誘發其它傳染病。剛進豬苗的最適宜溫度為22~26℃。每棟豬舍應掛至少兩個溫度計,高度不超過1米,當發現仔豬打堆時,要求打開保溫燈,提高舍內局部溫度;豬舍內低于20℃時,啟用加熱設備,同時注意適時通風換氣。環境濕度大時,可以在豬舍內走道上鋪灑生石灰吸潮,防止豬舍濕度過大引起仔豬腹瀉。出現腹瀉及時用米糠、木糠或石灰進行吸潮處理并清掃干凈。 喂料 進苗前三天,要適度控料,少喂多餐,以防仔豬拉稀。進苗半月內要求每天至少喂五餐,逐步過渡到半月后一天四餐,每天每餐要保持一小時的空料槽時間。轉料時保證轉料過程在5-7天,保證合適的比例進行轉料。為防止轉料引起的仔豬拉稀,可以在喂料時添加新霉素、多粘霉素、普樂健、三珍散等藥物。對于部分均勻度差的豬苗,可以挑選大約10%比例的豬苗,推遲三天轉料。 抗應激及保健工作 進苗后1周,可在飲水中添加一些質量好的抗應激藥物如強力拜固舒(1:400)、強力耐可舒(1:300)等添加劑,注意一般不要全天飲藥水,若兩個半小時還不能喝完就要關掉藥水,開半小時清水后再開藥水,并要經常檢查飲水器,防止堵塞。秋冬季節,預防仔豬冷感冒,可進苗當天和第二天進行全群豬褒生姜糖水飲用,每200頭豬每次煲150斤水+4斤老生姜+1.5斤紅糖(可煲兩次)。為防仔豬倒地及其它疾病,飼料中可適當添加一些抗生素如強力霉素(0.3克/頭)或阿莫西林(0.5克/頭)等。進苗后至到60天齡小豬,要多關注天氣變化,有計劃的進行保健驅寒、健胃。 殘弱豬的護理 在飼養過程中,發現病弱的豬只,要及時挑出,特殊治療護理,提供糊狀料。對個體較小精神狀態較好、健康食欲正常的“僵豬”,肌注肌苷+VB1+VB12(連用7天)、富來血3ml/頭,并進行驅蟲。 免疫和消毒 嚴格按照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免疫,注意免疫前后做好豬群的防應激工作,秋冬季豬舍內提倡實行全天候懸掛式酸性熏蒸消毒(可選用冰醋酸1:1稀釋熏蒸消毒),有利于防疫并能中和舍內的氨氣,有效減少豬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