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成名副其實高效農業
。ㄓ浾 蔡文 通訊員 封明華)說起蠶桑,分界鎮沿界村1組村民周開杰一臉喜氣。他家3畝桑園飼養中秋蠶3.5張,產繭276.5斤,售繭收入6083元;飼養晚秋蠶3張,產繭238斤,售繭收入4998元;加上產春蠶繭318斤,售繭收入6042元,全年養蠶總收入17123元,畝均收入5707.7元,栽桑養蠶成了名副其實的高效農業。 據市蠶桑站站長丁春美介紹,去年春蠶大面積不結繭導致群眾栽桑養蠶積極性受挫,加之今年秋蠶期農藥中毒危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由于加強了對繭絲綢行情的正面宣傳,狠抓了預防秋蠶農藥中毒各項措施的落實,加大了對蠶桑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我市取得了蠶桑豐產豐收的好成績。全市共養秋蠶2318張,生產蠶繭18萬斤,每張平均單產78斤以上。今年全市蠶農平均畝桑收入5502.4元,比2011年畝均增收1400元以上。 加強宣傳引導,增強蠶農栽桑養蠶的信心。由于去年春蠶大面積不結繭對蠶桑生產的影響,部分鄉鎮出現毀桑和拋荒的苗頭。今年一開春,市蠶桑站邀請新聞媒體對蠶桑重點村分界鎮沿界村桑園的管理進行拍攝采訪,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動員和組織廣大蠶農加大管桑力度,增加蠶桑投入。科室人員與鄉鎮蠶桑員在進行技術指導的同時,宣傳國際國內繭絲綢行情。同時,加強市場經濟知識宣傳,向群眾灌輸低潮沉住氣,高潮必得利的理念,避免蠶桑生產“一哄而下”。 通過廣泛宣傳和多做群眾工作,有效控制了毀桑和拋荒現象的發生。 重抓蠶桑重點村、重點戶的蠶桑技術輔導。市蠶桑站在抓好全市大面積蠶桑生產的同時,扎實抓了蠶桑重點鎮、重點村、重點戶的技術指導工作。在栽桑養蠶的關鍵季節,落實專人重點抓了分界鎮、古溪鎮等重點鎮,分界鎮沿界村、古溪鎮周莊村等重點村和河失鎮季家輝等重點戶的蠶桑技術指導、服務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重點鎮、重點村、重點戶蠶桑水平的提高,有力地帶動了全市蠶桑生產的發展。 狠抓秋蠶安全生產,確保秋蠶優質高產。為有效遏制秋蠶農藥中毒的高發勢頭,確保秋蠶安全生產,今年8、9兩月,市蠶桑站六著并舉:與新聞媒體合作,制作預防秋蠶農藥中毒的電視專題片,在全市范圍定期滾動播出;下發文件,規范用藥品種,建立蠶桑安全用藥區域,明確各鄉鎮、部門的職責,確保秋蠶安全生產;與植保站聯手,從源頭上杜絕沙蠶毒素類和菊酯類農藥流入重點蠶區;在各鄉鎮建立鄉規民約,規范用藥行為、確保用藥安全;舉辦秋蠶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班,增強蠶農的安全防范意識;市鄉蠶桑技術人員及時到重點蠶區提供防毒、降毒、解毒等技術服務。通過多著并舉,杜絕了秋蠶農藥中毒的發生,消除了農藥中毒損失,全市飼養的逾千張秋蠶,無一損失。 加大技術服務力度,提高蠶桑經濟效益。全面推廣桑蠶新品種,桑樹品種以育71-1為主,該品種發芽早,產量高,葉質好,比老品種增產30%以上;家蠶新品種以蘇菊×明虎為主,該品種產量高,抗逆性強,絲質好,比常規品種增產10%左右。全面推廣和使用方格簇。方格簇繭比草籠繭的價格高15%-20%,每張蠶種可增收200元左右。全面推廣省力化、簡易化養蠶技術。主要為小蠶共育、大蠶大棚育、五齡蠶條桑育、方格蔟自動上蔟等省力化、簡易化養蠶技術,從而達到省工、節本、增效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