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科技特派員:助民致富好幫手
| (記者 高卉妍 蔡文 通訊員 袁覺)近年來,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大力推進科技特派員助農創業活動,通過零距離、跟蹤式、全程性的技術服務,為全市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全市共有20名林業科技特派員,全部具有中高級職稱資格。
深入基層 推廣林業新技術 林業科技特派員在農村展開調查研究,瞄準市場需求,積極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拓寬林業新技術的推廣空間,加快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在市農業生態園里,特派員劉書貴發揮自身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利用果園場這一省標準化葡萄產業示范基地,大力推廣葡萄新技術、新品種,帶動周圍100多戶農民種植葡萄,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011年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特派員徐莉,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帶領群眾進行多元化投入,發展了一個500畝的螃蟹養殖基地,成立養羊專業合作社,農民人均收入提高了500多元。兩年內把一個典型的“三無村”發展成一個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近兩年來,林業科技特派員到基層后,普及新技術、新成果10項,引進新品種12個。 推動產業發展 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 在宣堡鎮,科技特派員有效組織農民發展苗木專業合作化生產,引導地方把林業產業做大做強。目前,該鎮已投資3億元,發展高效林果產業、花卉苗木、觀光農業特色村8個,面積達11480畝,林業產業已成為該鎮致富農民的主導產業。 此外,部分科技特派員在農產品銷售方面,實行“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服務,解決了農民銷售難問題。通過科技特派員與農民、與企業聯姻,組建“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采用訂單銷售、保護價收購的形式進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特派員劉克冬在市金強花卉專業合作社服務基地生產的同時,還積極幫助合作社跑市場,并與上海、揚中、江陰等周邊地區實行訂單銷售,年銷非洲菊1800多萬支,百合30萬支,年產值達300萬元。 提高農民科技文化 促民增產增收 近年來,科技特派員根據不同園區、不同項目、不同品種、不同群體、不同時節,利用各種形式長年持續舉辦培訓班,向農民宣傳科普知識,傳授林業新技術。 截至目前,他們共舉辦果樹、花卉苗木、病蟲害防治等培訓班85期,受訓人數達1.2萬人次,分發各種培訓資料3萬份。使廣大農民掌握了更多的實用技術,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科技型新農民。 通過實踐,科技特派員與農民、與基地、與企業結成了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體,直接為農戶服務,使所服務的農戶戶均純收入比其它農戶增加10%以上。特派員在張橋鎮推廣的銀桑套栽、銀柿套栽新模式,使農民每畝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該村連續三年被評為“泰州市十強村”。 |
